流浪儿童:误入贼窟学偷术 怕被欺负拜“大哥”——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社会新闻

流浪儿童:误入贼窟学偷术 怕被欺负拜“大哥”

2010年10月28日 09:55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给记者看胳膊上的疤痕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流浪儿童:单亲、挨打、偷

  怕被欺负拜“大哥”,开水盆里夹钱包学偷术;偷到东西失主揍,没偷到“大哥”揍

  流浪,是个让人听来感到凄凉的字眼,而当把“流浪”与“儿童”两个词连接一起时,给人的确是双倍的沉重,更可怕的是,如果流浪儿童身陷贼窝,又会发生什么?10月27日,记者在沈铁北站派出所就见到了这样两名流浪小偷。

  单亲少年:乞讨、流浪、混

  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是小成和小明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不错,他们就是流浪在沈阳“雾都孤儿”,除了乞讨、流浪,两人都被逼着学会了偷。

  12岁的小成家住建昌下坡子村,小小年纪已离家出走3次了。“我5岁那年,妈妈跟别人跑了,爸爸脾气大总打我,小学5年就不念了,总想跑出去混天下。”11岁那年,小成爬上火车来到保定市,要饭混了几天后,到一家小工厂打工,“就是剪线头,像我这么大的孩子好几个呢,那个月赚了1000元!”工资挥霍光后,小成被救助站送回老家。今年年初,他第二次逃离老家跑到济南,流浪半月后再次被遣送回建昌。“回家没啥意思,爸爸胖揍我一顿,啥也不管。就这样,8天前我又跑出来了。”

  与小成相比,小明算是老江湖了。“我爸死了,妈妈没时间管我,我都在沈阳混了5年,很多人都认识我。”5年前,才7岁的小明离开铁岭老家,正式成为沈阳街头的流浪儿。小明告诉记者,他流浪5年,家人从没找过他,他也没想过回家。

  8天前,小成在太原街遇到了小明。“我看他穿得挺破,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一唠才知都是流浪的,就跟他走了。”小明接着说:“我看他挺可怜,就想把他介绍给龙哥,好赖能混碗饭吃。”

  误入贼窟:挨打、“学艺”、偷

  “龙哥是我们老大,浑身上下都是龙,老厉害了,有他罩着,我们啥都不怕!”小明是在4个月前认识那位“龙哥”的。“那天我在街头吃包子,龙哥过来踢我一脚,问我干啥的,我说流浪要饭,他就让我跟他走,还说‘保你吃饱,跟我干吧!’”

  “龙哥”的身份是小偷,他也要把小明训练成一流小偷。“滚烫的开水盆,里面放个钱包,龙哥天天逼我夹,练了3个月才算出徒,烫出了好多水泡啊!”训练期间,“龙哥”总骂小明笨蛋,动不动就打人,还不天天供饭,实在讨不到饭了,才给买点面包充饥。

  小明伸出胳膊让记者看:“这上面的伤疤都是龙哥打的,有一次他把我踹飞了,脑袋磕在玻璃上,半个月才好。”“龙哥”传授偷盗技术后,天天逼他偷钱。“那阵子我挨老揍了,偷东西被发现,失主揍我,没偷到钱给龙哥,他就揍我!”小成被小明拉进贼帮,受到了“龙哥”的表扬,除了这两个徒弟,“龙哥”在北站和沈阳站还有两个徒弟。“北站的那个8岁,偷手机最厉害了。”

  小明和小成说,“龙哥”原来不是老大,“王哥”被抓后才成为老大。“虽然总挨打,但有个大哥罩着,不愁挨饿了,其他流浪的也不敢欺负我们。”

  论起行窃:羡慕、炫耀、荣

  “有龙哥罩着,为啥还被弄进派出所?”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两人挠头想了一会说:“警察比龙哥厉害呗!”

  民警介绍,他们在北站候车室巡逻时,看到小明和小成,小明曾被他们几次送救助站,因此很熟。这次不一样,小明手里拿着个手机显摆,一问就说了实话。当天早晨,两人骑车去八一公园,偷走一个晨练老人的兜子,里面有50元钱和那部手机,还没交给“龙哥”就被民警发现了。

  “这算啥,半个月前他爬进一家屋里,偷了8000元钱,都交给龙哥了。”小成羡慕地盯着小明说。小明有些炫耀地抢话:“我天天晚上睡在太原街肯德基里,他们不敢撵,我不偷他们家,这点面子还不给?店里服务员都认识我,有事你说话,好使!”

  鉴于小明和小成年龄太小,警方不能采取强制措施,针对两人所说的问题,警方已经采取了相应行动。

  沈阳晚报高级记者 崔平

  实习生 赵硕

  摄影 王江

  记者手记:

  近年来,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浪儿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个被忽略的人群,经常出现在城镇的僻静角落,靠乞讨为生,或者捡剩饭菜吃,甚至于被教唆去偷窃。“唉,没办法,流浪儿中相当一部分家庭残缺,父母离异,或病故,或亲子关系紧张等,孩子没人管或者主动离家出走,像小成和小明一样流浪在社会上。”办案民警谈起这一话题时,心情也很是沉重。让记者感慨的是,同一座城市,同一片蓝天下,当许多“小太阳”们在父母的簇拥下玩碰碰车、手拿变形金刚、吃汉堡包时,这个特殊的群体——流浪儿却露宿街头、沿街乞讨,遭遇冷眼与创伤、饥寒与疾病、教唆与危险……这些,又都是谁的错?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