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社会新闻

“辞工难”成为网络热词 网友支怪招教人整老板

2010年12月29日 08:5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又到了年底辞工高潮,“辞工难”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昨日,网上一则《辞工难?教你整治老板的十大怪招》的网帖引起网友们的热议,网帖中除了教员工们正常收集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证据之外,还让员工们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的“极具杀伤力”的准备。

  为此记者采访了东莞部分工人和企业主,发现今年工厂的缺工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而且时近年底,为了留住工人,企业还往往使出扣留证件、扣留工资、对中层实行“株连”等做法。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所有辞工难的不正常现象都是企业主观念落后、没有顺应时代潮流而引发的。面对工人的离去,企业主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处理,任何消极的、极端的做法都会引起更大的冲突。

  辞工难 难在待遇被扣

  一家港资企业的主管蒋先生在外打拼十多年了,有了一些储蓄,而且也积累了不少企业管理经验。跟记者聊起年后的打算时,他说过完年先去江苏或者上海看看。

  “辞职书我已经交上去了,听说老板不想放我。”蒋先生说,在公司他也管过人事,这两年一直就存在着企业招工难和员工辞工难的问题。

  据蒋先生介绍,不说他所在厂,就是工业区里很多人都有发生过员工辞工不批,或者出台一些土措施,导致员工辞工后拿不完工资的情况。“就算到时老板给我面子,工资结算给我,那社保、年终奖之类的也很麻烦的。”

  网帖支招引来热议

  网帖认为,又到年底,为了让广大工人们顺利返乡过年,免受老板“恶意留人”,因此“教大家留一手”。

  “十大怪招”中,第一个就是让想辞职而有可能走不了的工人准备材料,比如抓住企业违法用工、非法加班及其他违法违规的“证据”,当老板“执迷不悟”坚决不批准辞工时,就把“证据”拿出来,老板通常不会为了一个工人的去留而惹麻烦。

  “十大怪招”中还包含“动用法律手段”、“以毒攻毒”等。对于这些“招数”,网友们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一个网友说:“工人们要按规定辞职,拿到足额工资走人,如今的老板们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方法来满足自己的用工欲望了。”

  辞工故事

  家中老小无人管 老大姐不得已辞工

  在樟木头一家制衣厂上班的芳大姐今年45岁了,在这家厂已经工作了近10年,工资待遇不差,老板也从不拖欠工资。

  但问题是家里的父母亲和公公婆婆年龄都大了,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差,时常患病。她的小儿子正在上高中,由于他们夫妻俩常年不在家,家里的事又多,使得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明年高考都是问题。

  “再这样下去,不但照顾不了老人,连孩子的前程都会毁了。”芳大姐说,她真不想辞工,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提出了辞职申请,可厂里死活不批,说年底正赶货天天都缺人手,要走也行,厂里不作补偿,只结算上月的工资,那些社保也要她自己去解决。

  “干了十来年,一直和厂里和睦相处,现在却要变成‘仇人’了。”芳大姐无奈地说。

  企业主是咋想的?

  保守派:

  怕养熟的“鸭子”飞了

  “你辛辛苦苦培养他们做熟练了,他却走了,无异于自己花力气养熟的‘鸭子’却飞了啊!”在大朗镇黎贝岭开毛织厂的吴然金道出了自己和一些企业主的心声。

  吴老板告诉记者,做毛织服装都是计件的,员工当然是越熟练越好。吴老板称,前些年他们招工时都会注明“只招熟手”,后来就是“生熟手均可,熟手优先”,再后来就变成了“大量诚聘工人,待遇从优,生手可培训上岗。”有点“饥不择食”了。

  因此对于老员工,他们能不批辞工就不批;对于刚进厂不久的员工,他们也会尽量挽留,有时候迫不得已就以过完春节再给员工结算之前的工资为由来“拴”住他们,“因为工人实在难找”。

  开明派:

  以人性化求回头“好马”

  “我要先了解他辞工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做工作。”东莞意宝时装厂的行政管理姜经理告诉记者,有的员工辞工的确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这样的话他一般都会批。“公司人性化对待员工,他们来年再进厂时说不定还会带上几个老乡一起来。”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年尾辞工都会牵涉工资发放的问题,因为有的员工走时货可能还没做完,工资没法结清。该公司为此专门有一个代领措施,就是员工离职时委托老乡或亲友帮助领取剩下的工资。

  东莞哈一代玩具董事长肖森林认为,企业“来硬的”挽留工人没有意义,要靠待遇留人,靠企业前景和企业文化吸引人。(记者董哲、陈明)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