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广东农村环境污染调查:垃圾废水包围农村

2011年01月07日 10:1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得到了重视,但是农村环境问题却被忽视,然而城市水源地几乎都在农村,农村环境污染时刻威胁着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被垃圾严重污染的西江河段,很长时间每天都有装满垃圾的手扶拖拉机从高要市小湘镇笋围村和小湘镇区两个方向前来此处倒垃圾。

  ○农村相当一部分畜禽粪便等各种垃圾都被直接排放到河水中,对水体、土壤、空气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近20年来,化肥日渐代替有机肥,不但造成禽畜粪便和人粪尿的严重浪费并污染环境,还形成了化肥与人畜禽粪便的双重污染。

  ○一些政府部门为农民做好事,却带来负面影响。地方改厕,建造三格式化粪池,居民卫生条件改善了,住宅周围的河道污染却加重了。有些地方新建乡村公路,路经大河则建桥,遇到小河则筑填,形成一批断头沟半截河,活水变死水,死水变污水。

  花花绿绿的胶袋、烧焦的鞋子和破轮胎、成群结队的蚊蝇、泛着油花的污水……一个颇具规模的垃圾场,就盘据在广东省高要市小湘镇笋围村附近高耸的西江河堤上。河水涨落之间,水中的污秽之物被裹挟在滔滔西江中,日夜不停地东流而去。

  在西江河堤数公里的河段上,至少有3个直接铺在西江河堤内侧的垃圾场,其底部没入西江。记者了解到,这种在河边随处倒垃圾的现象在广东农村十分普遍。这里被人关注只不过是因它近年成为广州人的新水源地。

  在不久前举行的广东省农村环保工作会议上,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说,现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得到了重视,但是农村环境问题却被忽视,然而作为城市人水源地几乎都在农村,农村环境污染时刻威胁着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他认为,“农村环境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西江河变垃圾场每年排入西江的污水超过30亿吨,比90年代初增加约两倍

  对被垃圾严重污染的西江河段,知情人士说,很长时间每天都有装满垃圾的手扶拖拉机从高要市小湘镇笋围村和小湘镇区两个方向前来此处倾倒垃圾。由于垃圾过多,每次倒完之后,倾倒者还会找一些可燃物将垃圾堆点燃,火光经久不熄。

  笋围村村委会负责人承认,其中“有一部分垃圾的确是我们村倾倒的”。但他同时辩称,整个小湘镇的许多垃圾“都是倒在西江”。

  作为珠江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干流之一,西江占全省径流量的78%,也是该流域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这些年来,由于广州流溪河流域被养殖场污染,广州不得不在西江新开辟大型引水工程。

  如今西江流域内,分布有广州、佛山、肇庆、珠海和江门等大中城市作为取水城市。仅珠海市,在年供水量6亿立方米中,便有5.4亿立方米通过引、提从西江取水;而澳门居民的用水量99%源于西江。因此这些年西江水质情况格外引人关注。

  虽然过去水质在珠江流域众多干流中尚属优良,但流域内遭受的污染却在日趋加剧。近年来,每年排入西江的污水总量超过30亿吨,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约两倍。

  广东省环保部门在西江沿线20个监测站对西江断面取水采样进行水质状况分析显示,肇庆市评价的11个水质检测站点中,第二季度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站点达到Ⅱ类的占9.1%,Ⅲ类占81.8%,尤其是进入枯水季节以来的第三季度还出现了Ⅳ类水质,占8.9%。不能达到Ⅱ类目标水质的监测断面有贺江口、南丰、封开、德庆、九坑河水库、三榕水厂、高要、肇庆星湖、古水、四会。

  肥料成环境杀手过去用来造当家肥的宝贝,如今成了污染河水的罪魁祸首

  在广州从化流溪河畔,村民田志高家的猪圈就在离河水不远的一个水塘边,水塘连着流溪河。猪粪先被排入水塘里,再经雨水冲刷即流入河中。老田说,河水已多年不能饮用了,村里的人要么喝井水,要么喝自来水。他说,10多年前河水可清了,那时一到冬天农闲时候,村里的壮劳力就下河把淤泥拉上岸,再和一些青草,经过一个冬天发酵,就成了很好的当家肥。但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河里的淤泥就没人清理了。

  记者看到,两边的河堤坍塌了许多,河面上水草众多,水深处不足1米,河底肥沃的淤泥泛着气泡一个个往上蹿。老田说:“过去用来造当家肥的宝贝如今成了河水污染的祸首。”

  记者调查,当前农村相当大一部分畜禽粪便等各种垃圾都被直接排放到河水中,对水体、土壤、空气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省环保厅生态处专家说,近20年来,化肥日渐代替有机肥,不但造成禽畜粪便和人粪尿的严重浪费并污染环境,还形成了化肥与人畜禽粪便双重污染。而在前不久举行的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工作会议上,省环保部门就提出要下大决心,要关闭广州主要水源地流溪河流域的养殖场。

  这位专家还说,一些新的耕作方式也对农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耕作机械和耕作技术不配套,秸秆难以就地还田,农民便将秸秆付之一炬,有的甚至直接将秸秆推到河里,河塘成了“天然垃圾场”。传统农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被高投入、高污染所替代,许多能源、肥源变成污染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珠三角发达地区一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10多年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放外,对面上的工作几乎没有资金投入。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县乡两级政府部门普遍感到农村环境管理难度很大。

  一些政府部门为农民做好事,却带来负面影响。记者看到有些农民建造楼房,使用抽水马桶,粪便直接排入水体。一些地方改厕,建造三格式化粪池,居民卫生条件改善了,住宅周围的河道污染却加重了。有些地方新建乡村公路,路经大河则建桥,遇到小河则筑填,形成一批断头沟半截河,活水变死水,死水变污水。

  乡村工业威胁水源工业区集中的企业污水处理成本高,导致偷排乱排严重

  其实威胁水源安全的,还不仅仅是农村随处倾倒的垃圾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还有大量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乡村工业企业。

  全长21公里的独水河,流经四会市等行政区,先流入北江,最终汇入西江。其河口距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点只有几公里。前年,省环保厅要求独水河流域工业园内23家企业停产整顿,并将独水河流域重污染行业整治,列为当年挂牌督办的十大重点区域环境问题之一。然而省环保厅突击检查时,赫然发现这些企业仍在顶风生产。

  因此,独水河流域重污染行业污染整治,再次列为挂牌督办重点区域,四会一位副市长还在省环保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公开检讨。

  据了解,整个独水河段,除五马岗工业区外,还有龙甫电镀工业园和龙甫汇骏电镀定点基地等工业园区。由于工业区集中的电镀等企业污染重,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就直接导致偷排、乱排。

  这里的农民告诉记者,过去这一带是万亩良田,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区内经济发展,不仅河里鱼虾绝迹,“连地里灌溉和养鱼都不敢用河里的水。”他们几乎不敢种任何农作物。

  2008年的环境监测显示,独水河的水质发黑发臭,化学需氧量值(COD)达到惊人的120—130,属于劣五类水质,河底污泥中重金属高度富集,河内水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而独水河入北江、汇西江,其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下游的广佛供水。

  其实被乡村工业污染的不仅仅是西江,记者前不久到东莞市长安镇采访,这里街道宽敞,小车奔流不息,街道两旁工厂密布,置身此地已分不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一个名叫布里村的村口,50多岁的村民张桂凤正在一条小河涌边洗鸡笼。河涌不宽的水面上,河水发黑,水草已占据大半,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张桂凤说,工厂排出的污水把河水染成黑色,而这条河涌却是东江的支流。

  村民们告诉记者,近十多年来,农村的水环境特别是小沟河、池塘,变化很大。过去可以洗菜的河涌,现在则因生态遭破坏又臭又黑。村民说,在这些污染中首要是工业污染。

  去年年初,东莞中堂袁家涌新村旁东莞市中堂鸿翔防腐设备厂和东莞市鸿恒化工有限公司不断被附近居民投诉。每天凌晨工厂都由暗渠偷排有毒污水到内河,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此事惊动了省环保厅,最后才得以解决。

  但是目前这里仍然还有一些排污水的企业,但污水没有含毒素且量不大,就不在环保部门监管的视野之内。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被称为“嘉华公司”的一家工厂,这是一家生产摩托车配件的企业。它的后面是一条小河,车间里排出的污水沿着一根管道排入河中,河面上杂草丛生,河岸边到处是厂里堆放的垃圾。

  村民唐国贞开了一家小商店,他告诉记者,现在口袋鼓了,吃穿不愁,但是让他们致富的小工业依然不停地排出工业废水和废气影响了生活质量。 □南方日报记者刘茜 实习生李晓丹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