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84岁老人在山顶创作泥塑 已坚持近10年(图)

2011年01月24日 14:10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沿着厦门市老体协后山虎溪岩,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山路窄而陡,足有三四百米长。到达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座高大宏伟、栩栩如生的泥塑立刻展现在眼前,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你很难想像,泥塑竟出自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之手,他就是厦门酱油厂退休工人陈永煌老人。

  2003年,年近76岁的陈老伯和昔日同事渐渐感到:随着老年人年龄不断增大,老年人的运动越来越少,身体也日渐衰老。他想为大家安度晚年出点力,于是在市体协和酱油厂领导的帮助下,陈老伯召集近20名离退休老同志,在后山山顶开始了他泥塑的创作活动。上山没有路,陈老伯亲自动手,硬是从陡峭的山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小路;山顶没有创作泥塑需要的土和水,陈老伯带领大家硬是手抬肩扛把水和泥运到山顶。他们捡来一些废木块,自行搭起了一个环保型的简易小木屋作为创作室,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和追求。

  创作之初,老人们对泥塑的制作一无所知,但是陈老伯凭着对生活的热爱,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模拟制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不服老的精神,他用心捏出了一尊尊形象逼真的泥塑。老人谈起他创作的第一尊泥塑弥勒佛时,脸上荡漾着孩童般的笑容。这尊一米之高的弥勒佛像,神态安详,满面笑容,手艺精湛。老人告诉笔者,佛像的头是用椰子空壳;眼珠是用电灯泡的尾部;佛珠是用桂圆核制作而成。制作每一尊泥塑大概要经过四道工序:首先要利用废旧的木头铁丝制作泥塑骨架。其次要根据脑海中的泥塑形象,将调制好的泥土粘贴在骨架上,制作粗胎。再者是要根据直觉感观,对粗胎进行反反复复精雕细刻,形成成品。最后还要把水泥调制成浆糊状,均匀地涂在成品泥塑上形成保护层。几年来,他先后捏制了 “姜太公钓鱼”、“牧童骑黄牛”、“猪八戒背媳妇”、“功夫小子”、生肖系列等泥塑,这些泥塑有的高达近二米,重约上吨,有的历时二至三年。

  如今84岁高龄的陈老伯,仍然风雨无阻地每天从湖滨南路坐公共汽车到市老体协,然后从山脚端上一杯热茶到山顶,先为每尊佛像倒一杯热茶,再开始细心呵护他的这群泥塑。问起陈老伯这些举动的缘由时,他深有感慨地说:“这是一种信仰,用信仰去支持运动,就是一种精神,这也是身心运动与体力运动的最好结合。”顺着陈老伯手指的方向,一副“登山运动要坚持,诚心拜佛度晚年”的对联映入眼帘,陈老伯抑扬顿挫地念完对联说:“这副对联就是我当初选择在山顶创作泥塑的初衷。”(海峡导报 陈俊峰)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