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专家谈天安门附近竖孔子像:社会开放宽容的体现

2011年01月24日 16:3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天安门广场附近为什么要竖立孔子像?该不该竖立孔子像?

  -一尊孔子像,为什么引发了这么多围观和争议?

  西邻天安门广场,北望天安门城楼,与故宫只隔一条长安街。

  这里是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

  如织的人流,从这里急匆匆走过,赶地铁或者去广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自三年多前开始闭馆扩建,它就有些沉寂。

  2011年1月11日,一生颠沛流离、执意周游列国却饱受困厄之苦的孔子走到了这里。一个原本并不令人注意的区域,开始引发围观。

  这会是一个大事件吗?

  天安门广场以东

  尽管这里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天安门广场区域,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基于这一“暧昧位置”的想象,一些生活在天安门广场周边的老北京说,将孔子像所在的位置视为天安门广场范围之内其实是他们的一种习惯表达。

  7天了,他就那么站在那里,不苟言笑。

  1月18日11时许,行驶在长安街上的车辆快速而安静,出现在车窗外的青铜雕塑静谧而平和。

  他就是孔子,一尊身高7.9米、基座1.6米,以17吨青铜铸造而成的巨型雕像。

  单以制造这座青铜塑像所用的铜来计算,近期铜价维持在7万元一吨左右,“孔子”一出场就身价百万。对于在春秋乱世中生活了73年的孔子而言,从来都不曾遭逢这样的盛世。

  铜像周围有隔离线,市民不能跨入其中,更不能与孔子近距离接触。听说头几天还能到基座下面摸一摸,途经此处的一对情侣模样的年轻人,还曾好奇地问:“竖这么个铜像,有什么意思?”

  在人民网开展的专题调查中,“天安门广场附近竖立孔子像您怎么看”,有七成网友表示反对。更多的人将此举视为一个信号、一种象征。以讲述《论语》而红遍中国的于丹说,这体现了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认为,这些议论和解读都是基于天安门广场的特殊位置而激发的。

  尽管这里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天安门广场区域,“国家博物馆区域并不属于我们管辖”,北京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基于这一“暧昧位置”的想象,一些生活在天安门广场周边的老北京说,将孔子像所在的位置视为天安门广场范围之内其实是他们的一种习惯表达。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孔子像落成仪式上,阐明了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地理位置的独特价值—“——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面向世界著名的长安大街,并与故宫面对,其地理位置足以说明它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

  不曾料到的“围观”

  看上去,孔子像在此时安放,是在为国博重新开门纳客预热。但很快,这一事件就被社会各阶层人士赋予了各种解读,而这显然超出了国博方面的预料。

  对于这一发生在具有“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的地理位置上的事,公众的反应,似乎超出了国家博物馆方面的预想。

  孔子像落成两天之时,即1月13日,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已搜集30多篇报道与博文……希望能听到人民微博网友的声音。”国家博物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一个活动之后,收集媒体报道供领导参考是他们的工作惯例。

  5天后,这条微博再也看不到了。

  与此同时,国家博物馆收到大量媒体的采访函,国博宣教部门负责人黄琛在请示领导后,表示“暂且一概不接受”。

  2010年3月,吕章申找到雕塑家吴为山,请他创作一尊孔子像,安放在国博北门广场。时值全国两会期间,同为政协委员的他们在北京相遇。

  以创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群而闻名的吴为山,现为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近十多年来,他先后塑造过多尊不同造型的孔子塑像,立于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及世界许多文化教育场所。

  “国博作为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家最高殿堂,理应为这一重要区域增添光彩,增加与这一宏伟而庄严的建筑相应的文化含量。”吕章申说,孔子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有一尊孔子像,与国家博物馆的地位、文化象征是相配的。

  2010年底,山西宇达集团100多名工人根据吴为山先生的设计稿,历时4个月完成雕像。2011年1月11日,高9.5米的巨型孔子铜像走上了长安街,站在了具有“特殊政治与文化地位”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

  “我们面对塑像会发出许多对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在孔子像落成仪式上,吕章申这样阐述竖立孔子像的价值。

  孔子像落成仪式上传出消息,闭馆改造达3年半之久的国博,2011年三四月份即将开馆。

  看上去,孔子像在此时安放,是在为国博重新开门纳客预热。但很快,这一事件就被社会各阶层人士赋予了各种解读,而这,显然超出了国博方面的预料。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