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山西一退休局长替人背债 打工10年还清39万欠款(2)

2011年01月26日 14:49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D “这钱由我来还,我一定还!”

  没过几天,胡家就又有债主堵门,尽管他和老伴都是热情接待,言辞恳切地重复着一句话:“这钱我们来还,我们一定还!”可几乎所有的债主都知道胡丙申没有钱:“你用什么还,什么时候还?”

  胡丙申回忆说,当时他不能埋怨这些债主,当年他们拿出存款甚至准备买国库券的钱借给别人,还不是因为出于对自己的信任?情急之下,胡丙申跟老伴商量说:“咱能不能把咱住的这座小院卖了,咱回村里住去?”老伴说:“这院子10万元都卖不出去,再说老大、老二都在这住着,你把院子卖了,娃住哪儿啊,一家人连个安家的窝都没有啦!”

  胡丙申低头不语了。

  过几天,胡丙申回到位于夏县师冯村的老家。他确实是躲避债主围追堵截,但是他更是觉得人急则无智,需要找个地方静下心来思考。

  看着年轻时候实现理想、流过血汗的土地,胡丙申心情渐渐好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才56岁,8年抗战就赶走了小日本,我用15年时间,难道还还不清那39万元!

  在师冯村停留了4天时间,胡丙申制定出一套详细的还款计划并立即实施。他先分组召集债主座谈,大家有话都摆在明面上说,说开说透,所有民间借贷利息截止到当天,连本带息由他在15年内陆续归还,希望取得大伙儿谅解。多数债主也基本同意了这种还款方式,毕竟真正的债主要么找不见,要么已不在人世,要么根本没有偿还能力,想要到本金都难上加难,现在胡丙申明确愿意承担,算是好事一件了。

  只是,债主们一致商议,最后把还款期限缩短到10年内。

  胡丙申替人背债39万元的消息很快传出,如同当初他欠债的消息传开一样,很快在认识他不认识他人中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他憨,也有人说他好。胡丙申自己说:“我活着是个人,倒了还得爬起来,既然是我担保,就是责任和担当,我现在悔得肠子青了也没用,再怎么难,也不能失了信用。”

  在信用社担保的贷款,胡丙申决定本金用自己的工资本来还,利息则由自己按季度支付,这样最终连本带息还清,约需12年时间,如果运气好赶上退休工资调高,还款日期还会缩短。

  亲朋好友得知他这个决定后人人反对,有人出谋划策说,这几笔贷款多少年就没人还过,你可以托关系找人,想办法把这几笔贷款划为呆账、坏账处理,而你一旦开始偿还利息,那就不能再按呆账、坏账处理了。还有人建议,他应该把情况反映给县委、县政府,让组织出面解决,凭什么非得你个人去承担这些债务,冤不冤呀?

  胡丙申谢绝大家好意,说是我自己的私事。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的工资本交给了信用社,民间借贷的钱他则另想办法。

  E 卖春联开饭馆挣钱还债

  眼看就要过年了,胡丙申决定替人背债后,就不打算好好过年了,他要拉开架势挣钱了,靠着自己这张脸,抛头露面做起了生意。胡丙申把自家的桌子搬到街上,摆上毛笔、红纸和墨汁,根据顾客的要求自编自写,开始靠写春联赚钱。后来又接受别人的建议,批发了一些花炮,摆在春联摊边,他写春联,老伴卖炮,风雪无阻,从早到晚。

  胡丙申说,当时他还没想好怎么来赚钱,开个什么店好,也就正好赶上快要过年,一来写春联能赚多少是多少,二来也是给债主们传达自己还债的决心和信心,“为了还债,我这张老脸都不要了,你还怕我不还吗?”

  写春联的时候,胡丙申从早坚持到晚,下雪天也照常出摊,老伴说你疯了呀,这么大的雪谁买?可是胡丙申不听劝,老伴只好带着塑料布跟着他出去摆摊守着。

  忍冻挨饿干到大年三十,胡丙申两口子一算账,竟然赚了2000元,这对开始实施的还债计划,无疑是个好兆头。

  过了年,开了春,老两口在夏县县城开了家小饭馆,胡丙申操勺,老伴则采购员、收银员、服务员一肩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和面烧水,收拾停当还要赶去早市买菜,夜里十来点钟打烊后打扫卫生,勉强支着耷拉的眼皮还得算算一天的收支。

  为了省钱,胡丙申自己拉着平板车,从煤场买来煤块送到饭馆,反反复复不知跑了多少趟;尽管自家开着饭馆,可为了还债,胡丙申舍不得吃,常常是悄悄拿个馒头,在里面撒上辣椒面和盐,喝碗白开水,凑合就是一顿饭。老伴王金梅流着泪劝他:“咱咋省都行,千万别在嘴里省啊。你身体垮了,这一家老小可指望谁呀!”两年下来,两个人累瘦了一圈。

  看到理发更挣钱,2004年,胡丙申两口关了饭馆,在夏县县城西关租了间门面房搞理发。因为一时雇不到理发师,胡丙申就拿起理发工具自己干。然而,顾客寥寥无几,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利润。

  2005年,胡丙申将理发店关停,转而经营烟酒副食日杂小百货,面积不大的门面房里,大到面粉色拉油,小到针头线脑,经营种类繁多庞杂。每天由老伴在店里守着卖货,一站就是一天。胡丙申则蹬着三轮车巡回于县城几家较大的批发部进货,这家看,那家瞅,货比货,价比三家讨价还价,渴了舍不得买瓶矿泉水,饿了舍不得在街边的面摊吃碗面。很多时候,遇到进货量大的,为了低几分钱的进价,他就骑上摩托车,跑到运城的批发市场进货,连去带回就是一天,晚上回来才狼吞虎咽开始吃饭,完了还得点货摆货。

  无论是开饭馆,开理发店,只要没有客人时,老两口能不用电器就尽量不用。三九天,店里没客人时不开空调,老两口守在店里硬冻着,酷暑天没客人时,老两口绝不开电扇,捂在店里硬忍着。开烟酒日杂店时更不消说,夏天惟一通电的就是店里存放雪糕的冰柜。

  胡丙申说,10年的“还债”经历,“就像蛇蜕皮”,除了努力赚钱外,常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前5年时实干加苦干,后5年慢慢摸着门道,是实干加巧干。

  2006年,朋友照顾胡丙申,让他到运城参加《五千年文明河东人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不仅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而且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不再“流离失所”。而且,因为自己的退休工资从退休时的六七百元调高到2000多元,让胡丙申自己的“还债”计划驶入了“快车道”。

  胡丙申被邀至运城“写书”后,老伴王金梅也没闲着,在秋收时瞒着胡丙申和两个儿子悄悄回到村里,今天给东家摘棉花,明天给西家挖红薯,摘苹果、掰玉米甚至拆房、砌墙无所不干,每天能赚20元辛苦费。即便在后来被儿子们发现后强行“请”了回来,她又赶到胡丙申打工的地方,找了一份给人做饭的活,每月工资500元。凭着日积月累吃苦受罪打零工,王金梅最终硬是给老伴添了2万多元。

  王金梅说:“咱这些年勒住裤带挣钱,恓惶!”10年“还债”期,胡丙申对自己的开销限制极严,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棉衣棉裤上补丁加补丁,儿女们给买的新衣服也不穿,他说这叫卧薪尝胆。他对自己惟一不满的就是没能把烟戒掉,但他除了强忍着能不抽尽量不抽外,把标准也从最初5元钱一包的“红河”,降低到两块五毛钱的“哈德门”。

  F “咱吃个亏,但对得起人!”

  2009年12月,信用社的贷款连本带息将近9万元,已从胡丙申的工资本上扣完,“阔别”近8年的工资本,终于回到了他手中。

  2010年12月31日,胡丙申将两叠百元面值现金交给最后一位“债主”,还清了他10年还款计划里最后一笔“债务”。那一刻,胡丙申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2011年元旦,胡丙申10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拉着老伴,主动提出上街去买衣服,老两口10年第一次漫步在运城市区商业区为自己购物,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拍了张合影。当晚,胡丙申携老伴,召集全家老小十多口人到饭店聚餐,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回首当年自己给企业贷款做担保的往事,胡丙申说:“当时就是觉得咱们的乡镇企业差距太大了。我身为乡镇企业局局长,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如果我不伸手相助,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当时的我,几乎可以用奋不顾身来形容。”说到这里,胡丙申点燃了一支烟,猛吸了一口说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也只能奋不顾身。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太乐观,欠考虑了,只看到乡镇企业发展的辉煌前景,却没意识到企业经营管理的人为因素,没考虑到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决定作用。”

  10年去还别人欠下的债,头发由黑变白,值不值?胡丙申说,他这10年,就想着做好一件事——干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人,还清账,填好坑,做好人,把自己最后这段路走好!债还清后,他心里格外舒坦,这些天晚上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睡不好觉,“咱心里很明亮,赖人家的钱咱活着不舒服,咱不能亏人。不管受过什么苦,咱吃个亏,但对得起人!”

  本报记者 胡增春 特约记者 项导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