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零工遇冷
等了7天还没一个活
房地产调控了,买房子的人少了,装修的人也少了,跟房子有关的每个职业都受到影响。打建筑零工的工人越发难找活了。
12日早上9时,六里桥北侧的人行路,求职的农民工几乎占据了其中一半的面积。这个距离六里桥长途汽车站不远的马路劳务市场已经聚集了近百名农民工。工具包散乱地堆在路边,三五成群的工人聚在一起开着玩笑。
老王在寒风中不住跺脚,他并没有加入到成群的工人中,而是选择了距离他们有三四十米的地方,他不时向马路上张望,开始了一天的等待。“这个位置最好了,可以看到四个出口。东面和西面来的车都得停到我面前的弧形马路边上,六里桥下的两个出口过来的车和人,我也一下子就能看到。大家在一起聊天耽误事。”
40岁的瓦工老王9年前从河南新乡老家来到北京打工,为了节省路费,老王春节选择留在北京过节,“初四我就在这儿等活儿了,一直等到初十还没有活儿。”老王缩着手,一边和记者闲聊一边焦急地注视着四个出口,等待雇主出现。
说话间,一辆灰色小轿车停在了老王面前,他快步上前,弯下腰冲着还未打开的车门便问,“老板,您需要干什么活儿?刷墙面还是铺地砖,我什么都行!”问题还没问完,小轿车已经被十几个工人围住,急切地询问招什么工。
车主被眼前的阵势吓到了,坐在车里一直摇手,透过微微摇下的车窗说:“我是在这儿等人。”工人一声叹息后迅速散去。“今年的情况肯定不好,前两年这个时候,我早就干了好几天的活儿了。房地产调控了,买房子的人少了,装修的人也少了,跟房子有关的每个职业都受到影响。”劳务市场里的工人渐渐多了起来,几个工人打起了扑克,观战的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36岁的李国军是河北张家口人,为了能抢到工作,大年初五就回到了北京,开始在六里桥等活,“本想着刚过完年,回来的工人少,容易找到东家,结果等了好几天,一个小活儿都没接到。光花生活费了。”
“找啥活啊?”记者身边围过来了几个工人,但是听说是记者后,大多数都摆摆手说,“没用,了解了也没啥用,也不能给我找个活儿。”工人表示,他们多数是从事与建筑相关的工种,在初七前就在这里等活儿,不过很少有人找到工作。“年前没挣到钱,回家干啥呀?过年活儿虽然不多,但万一碰到一个呢?挣一点算一点吧。”一个工人摇摇头转身离开。
过两天再去大钟寺试试
用工荒,缺的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我们这里一点也没有感受到用工荒。
老王在六里桥附近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平房,每月房租400元,他从家里的一台小收音机中听说很多地方闹起了“用工荒”,“缺的那些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我们这儿一点没有感受到‘用工荒’。”老王抹了一把已经冻得通红的鼻子。
李国军是少数几个听说是记者采访而未离开的农民工,他双手插兜,不停地跺脚。“我们这儿去年也有人去过南方,去工厂里当工人,干了三个月就回来了。为啥?因为挣的工资比这少了一半多。”同为瓦工的李国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工厂里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可是做瓦工一天的工资就在160元至200元之间,“差距显而易见,我们也比一般的‘灰领’挣得多。”
老王同样深有感触,他去年除去在北京的开销,给家里一共汇了两万多元,“如果回到老家或者去工厂,挣到的钱除了开销,就不剩啥了。”老王蹲在路边的花坛上,深吸了一口烟。“再一个,我们这年龄去工厂,人家也不要我们。”
“走,到那边吃饭去。”老王指了指桥东,而在他身后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就有一家小吃店,“不去那家,他们家的面一碗8块钱,量还不大。”中午11时,老王沿着桥下的马路一直向东,走了七八百米后,拐进了一个农贸市场。“老板,来一大碗面。”老王坐在靠近炉子的位置,“我们一般一天吃两顿饭,上午11点左右吃一顿,晚上七八点钟再吃一顿,早饭就省了。”
除了表面漂着的油珠和葱花外,还有两块肉片,老王吹了吹面前的面碗,先喝了几口面汤,“这一碗面,6块钱,元旦之前还是5块呢。按着这么算我的工资也应该涨20%,可是不仅没涨,而且活儿还不好找。”老王用筷子捞出了碗中最后的几根面条,最后一口气喝掉了剩下的面汤。“听说房租也要一个月涨50块钱,这段时间不进钱儿,光花钱了,挺难的。”老王抹了抹嘴,又点起了一支烟。
再次回到劳务市场后,老王依旧站在他那块“宝地”上,盯着四个出口的行人和车辆,“记者师傅,别写我们了,这个劳务市场也不是合法的,一写出来没准城管就来撵我们了。”老王已经计划好,如果再过几天依旧找不到工作,他就去四惠、大钟寺和大兴的劳务市场碰碰运气。
下午2时,劳务市场的工人较上午少了近一半,只要有车停在路边,老王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询问。“很多人过了中午就不来等了,天气太冷了。”不过,老王还仍然在坚持等待,“我一般都等到天黑再回去,只要我等了,不管有没有活儿,都问心无愧。”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