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贫困村民外出乞讨,“板溪乞丐”一时名噪全国;如今,“乞丐村”已成为历史,但外地冒充乞讨者却络绎不绝——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
⊙核心提示
凯里市板溪片区。一座在当地地图上连名字都没有标识的山村,却在2004年左右成为外界关注对象,但关注的焦点却是村民带着孩子在外乞讨。
在纷至沓来的报道中,“职业乞讨”、“学生跪要学费”、“乞讨盖上小洋楼”等故事频频出现,不知不觉中被戴上一顶极具歧视意味的帽子——“乞丐村”。板溪一时声名大噪,甚至还有外地人假冒板溪村民在外乞讨的情况。
村民乞讨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根源和现实;乞讨又是否真的为村民和这片土地带来财富?出于问题的敏感和地理环境的偏僻,少有人能真正走进这个负“盛名”的村庄。
小山村的另类成名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片区逐渐形成这样的风气,在农闲的时候,一些村民开始结伙外出乞讨,等到农忙时节又赶回来。慢慢的,一些村民发现身强力壮不能引起同情,于是又开始带上小孩一起外出乞讨。
往凯里市郊东南向出发,先走一段40公里的县道,然后拐进坑洼土路,再大约行驶7公里,就是被外界指为“乞丐村”的三棵树镇板溪片区。尽管只有不到50公里的路程,但却并不好找。
板溪片区下辖浪寨、板新和平丰三个行政村。为了重点治理这片区域,凯里市专门成立了一个副科级的板溪工委。
为我们指路的李先生是凯里某单位的公务员,他的老家是在靠近板溪片区的凯棠乡。一路上,李先生谈着前几年这一带外出乞讨的情况,甚至并不忌讳说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一次随大人外出乞讨的经历。虽然时过境迁,但如今想起20多年前的事,自觉当时乞讨除了无奈,还有些荒唐。
“其实当年,乞讨在当地并不算是很丢脸的事,因为实在太穷了。”李先生说,不过当地人讨到钱后,一般也也不会乱花,确实会送子女上学。在板溪片区的某个寨子,平均下来每家都供出了一名大学生,这其中就有不少是讨钱供出来的。
走进板溪片区,从车窗里望去,不时有漂亮的小平房掠过,让人感觉这个片区村寨并不是太穷。然而,只有走近细看才会发现:不少农家里的家具也没有几样,显得十分寒碜。
当我们试图寻找曾经在外乞讨过的村民时,才发现村民对这个问题十分警觉,都称没有此事,甚至有些不满。
在这个被外界称为“乞丐村”的地方,有多少人出去乞讨,现在已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了。
板溪小学校长杨金光说,最多的时候是在2004年左右,当时全校近一半的学生和家长外出乞讨过。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当时学校不得已采取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保证不外出乞讨,但还是防不胜防。
“整个板溪片区有7000多人,耕地面积3045亩,人均只有0.44亩。”板溪工委书记罗建州并不忌讳谈起以前这一片区百姓乞讨现象。他认为,根源不仅是人多地贫,更主要的是严重缺水导致当地成为国家一类贫困村。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们并不出去乞讨。”当地小学教师杨平回忆说,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大胆的村民开始走出山沟,把一些民族工艺品带到外面去卖。
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钱。一些村民在闯荡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乞讨也可以生活。杨平说,最初的一批乞讨者,讨的东西还大多是粮食和衣物。慢慢的,就开始变成讨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片区逐渐形成这样的风气,在农闲时,一些村民开始结伙外出乞讨,等到农忙时节又赶回来。慢慢的,一些村民发现身强力壮不能引起同情,于是又开始带上小孩外出乞讨。
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在2004年左右成为多家媒体关注的对象。随着媒体的频繁关注,板溪这个偏僻的山村一时声名大噪。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