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警一招制服威猛抢匪 每晚坚持180个仰卧起坐

2011年03月02日 04:52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事人为女警夏嘉送来了锦旗以表感谢

女警夏嘉

  她身高1.6米,皮肤黝黑,齐耳短发,喜欢双手插裤包。面对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男抢匪,她只用一招就将对方撂翻在地———她叫夏嘉,22岁,沙坪坝区交巡警支队小龙坎平台民警。

  昨日下午,一位市民为夏嘉送来锦旗,感谢她抓住抢匪。锦旗上写着:“巾帼英雄,为民解忧。”

  记者 黄河 钱波 实习生 周珺 摄影报道

  路上指挥交通

  有人报警抢包

  事情发生在2月24日7时30分,上班早高峰,夏嘉准时出现在汉渝路八一宾馆附近指挥交通。与往常一样,夏嘉用女警特有的柔性执法,面带微笑,熟练地指挥着过往车辆。

  8时50分,一名男青年跑到夏嘉跟前:“民警同志,我看到有人在抢包。”该男子称,有两名男子在堵车路段,用拍车窗方式抢走了一名女车主的钱包。他跟着其中一名男子走了数百米,“那个抢包的,就在八一宾馆门口。”男子指着不远处说。

  一招就被撂翻

  抢匪不信是女警

  “走,你带路。”夏嘉跟着报警人就往前跑。担心是假警,夏嘉决定弄清情况后再请求支援。

  “就是他!”没走出10米,报警男子指着路边一男子悄悄地说。夏嘉发现,嫌疑男子穿着黑色便装,腋窝下夹着一个黑色电脑包,神情慌张,正大步往前走。

  让现场市民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夏嘉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紧抓夹包男子的左手,用力往后一扭再向前一压,男子顿时失去抵抗,佝偻着蹲在地上,直喊“哎哟”,夹包也掉在地上。

  在报警人的协助下,夏嘉腾出手检查夹包,里面有女士挎包,男子讲不出包的来源。

  “我抓住了一名抢匪。”身份确定后,夏嘉用对讲机请求支援。随后,警方将另一名抢匪抓获。

  事后抢匪曾交代,自己手被反扣时曾拼命挣扎,无奈对方力气太大未果。他事后根本不相信,制服他的竟是比自己矮一个头的女警。

  性格豪爽随和

  喜欢双手插裤包

  事前听说夏嘉独自制服抢匪,记者有些怀疑。昨下午,记者在交巡警平台见到夏嘉:她很结实,眼睛有神,性格豪爽。

  “你当时就不怕?”记者问。“有啥好怕的?我是警察。”夏嘉回答得很干脆。她有些大大咧咧,双手插在裤包内,声音有些沙哑。

  “制服抢匪的那招,叫连肘叠背!”夏嘉边说边出手,一下子就将现场一名记者压住。她还主动提议,可以和记者掰手劲。随后,又让记者拍下她在警用摩托上的姿势,问道:“帅不帅?”

  出身警察世家

  拳术功夫了得

  记者了解到,22岁的夏嘉,2009年7月成为沙区分局警察,曾在土湾派出所当过治安警,先后去了3个交巡警平台。

  她出身警察世家,父亲是沙区老民警,干过各类警种,表哥和姐夫也是民警。夏嘉说,父亲是她儿时的偶像,每当看见父亲破案,或是帮群众办事,自己都很自豪。小学三年级时老师曾问夏嘉长大后有什么梦想,她回答:“当警察!”

  夏嘉知道女生当民警不容易,为此她从小就喜欢体能训练,包括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最爱打乒乓球。2006年高考,她以优异文科成绩及突出的身体状况,考入重庆警官学院。

  2008年,我市警方在大田湾进行了反恐演练,夏嘉成为女子拳术中队的一员,手脚功夫了得。

  从小胆大性格像儿娃子

  “她的胆子比男人大!”小龙坎交巡警平台教导员张翔说,春节前,几名醉汉和出租车司机闹纠纷,醉汉气势汹汹打伤了人。夏嘉主动请缨,与另一名男同事出警,并使用催泪瓦斯将对方制服。平台民警陈建辉说,按规定女警不能值夜班,有一次男同事生病,夏嘉主动顶班守夜。

  女子特勤支队的曹晓丹是夏嘉的大学室友。曹晓丹说,夏嘉在寝室就像大哥,凡是拎大件物品,都由她动手。

  母亲苏润却说,女儿也有温柔的一面。夏嘉不说话时很安静,喜欢看书,家务事争着做,“从小就是儿娃子性格,很少撒娇。”

  武功为何这般高

  警校时学擒拿格斗术,专找男生对练

  选修南拳,女警拳术队队员

  每晚坚持做180个仰卧起坐

  每天坚持骑10多公里的自行车上下班

  出身警察世家,从小胆大性格豪爽

  警校期间,第一学期夏嘉就接受擒拿格斗术训练,比其他女生更加刻苦,还专找男生对练。第二学期,夏嘉进行倒功训练(双脚并拢瞬间倒地),每天练数十次,不少男生都很佩服。第三学期,她选择大多女生都不会选择的南拳。她说:“南拳刚柔并济,力量足,速度快,有利于制服歹徒。”

  工作后,夏嘉没放弃训练。为保持体能,她住在袁家岗,工作在小龙坎,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上下班,每晚坚持跑步训练,还要做180个仰卧起坐。睡觉前,还坚持打一套南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