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拾荒母女住“鬼屋” 称捡垃圾强过回家被打死

2011年03月08日 13:50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A 环境恶劣 母女三人安家在废弃“鬼屋”

  3月7日上午7时30分,废弃楼里,小兰在母亲方艳泓的督促下起床了,妹妹小乐还蜷缩在一团黑乎乎的棉花团下熟睡。几张木板和椅子搭成了床,身上盖的是捡来的破旧棉花团。

  这个“家”是一年前,方艳泓带着小兰和小乐找到的。之前,三人在民生广场住过,也在朝阳广场一带住过,不仅担心风吹雨淋,还时常遭受其他流浪汉的骚扰驱赶。“晚上怕得不敢睡觉。”小兰说。相比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她对现在的家已是相当满意,尽管房里没有电、没有水,堆满了一袋袋黑塑料袋装的垃圾,四处还弥漫着一股股难闻的味道。

  “这里好久都没人住了,大家都叫它‘鬼屋’。”在附近菜市买菜的周阿姨指着小兰母女住的这栋废弃楼说。站在马路上看去,“鬼屋”四周全是菜地,污泥遍野,杂草丛生,加上平时很少有人经过,只有一些流浪人员在附近转悠,确实让人感觉有些阴森恐怖。

  由于“鬼屋”周围是高高的土台,近日连绵的春雨,将一楼都给浸泡了,积水深至小腿。从远处看,房子倒像是个破旧的水帘洞。小兰要出门上学,不得不穿了一双水鞋,慢慢地趟过积水走出来。

  B 经济困难 女儿学费只交了50元书本费

  小兰现就读于附近的邕江小学,这是一所私立小学。走进一年级3班的教室,两三个男同学跑到她旁边打闹,小兰则呆站在一边看着。相比同龄那些活泼天真的孩子,小兰显得有些内向。

  班主任告诉记者,小兰在学校很喜欢劳动,成绩中等,就是性格有些内向。听说这孩子家庭情况较困难,目前只交了50元书本费。

  上午11时45分,放学了。看到那些回家吃饭的同学,小兰脸上有些羡慕。她背着书包快速穿过马路,将书包放在亭洪路一家福利彩票店的柜台上,然后转身上了1路公交车。

  望着小兰离去的背影,福利彩票店的老板说,这小女孩他并不熟,不过这一年来,她每天放学都会把书包放在他店里,回来时再到店里拿。“听说是因为生了两个女孩,(小兰母亲)被家人赶出来了。”老板透露称,有一回,小兰跟母亲在市中心捡垃圾很晚都没有回来取书包。第二天早上,小女孩就一直坐在店门口等着他开门,说拿不到书包上不了学,看着挺可怜的。

  C 拾荒度日 每天捡垃圾供母女三人生活

  20多分钟后,小兰在朝阳广场站下了车,熟练地穿过地下通道,沿着新华街径直走向裕丰商厦。“等会我妈妈就会来的。”站在商场的台阶上,小兰边四处张望边说,每天她去上学后,妈妈都带着妹妹在这一带捡垃圾,她放学了就直接来这里等妈妈给东西吃。

  站累了,就靠着,靠累了,最后干脆坐到台阶上,小兰紧紧盯着商场出入的行人,却一直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有些无奈地抿着嘴。

  “她每天都在这边等妈妈送吃的,有时候是姐妹俩一起等,听说是爸爸死了,就跑出来捡垃圾为生。”旁边一家首饰店的店员表示,她有时看着孩子可怜,想买点东西给这小姐妹,但她们很少吃别人吃的东西,宁愿捡地上的食物吃。

  说起在这里等妈妈的小兰姐妹,在附近卖东西的小郭挺熟悉:“如果是周末,小兰不用去上学,她们的妈妈可能要到傍晚6点钟才来接她们。”如果姐妹俩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会来,就在商场内闲逛、追逐,累了就仰起头观看柜台上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

  D 内有隐情 宁愿街头拾荒也不愿意回家

  半个小时后,方艳泓身上背着三四个塑料袋,一手拉着小女儿小乐走过来。方艳泓今年41岁,尽管是靠捡垃圾为生,但穿着却是整齐干净,外表上很难看出是个拾荒者。

  长时间的拾荒生活,让方艳泓练就了一双拾荒的“火眼”。她把视线投向商场角落的每一个垃圾桶,步伐非常快,两只手快速地翻捡着垃圾桶里的废弃物,挑出可回收的部分,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

  看到坐在商场台阶上等待的女儿,方艳泓从塑料袋里掏出小半杯捡来的饮料。小兰接过饮料,咧着嘴巴笑了。嘴馋的小乐趴在塑料袋上翻袋子,被母亲呵斥了一声。

  母女三人的一日三餐全靠方艳泓捡垃圾,如果捡的垃圾多,她们还可以吃到一盒快餐,如果运气不好,只能靠捡来的食物充饥。“裕丰这边垃圾桶没有狗舔过,捡来的东西可以吃。”方艳泓说,她们出来流浪三年多了,脚都被磨出了泡,小女儿走不动,总哭着要她抱。

  妈妈去卖废旧品了,小兰和妹妹就在商场的台阶上等。小兰手持一塑料袋捡来的米饭,和小乐用手抓着米饭吃。“这些饭是我留给妈妈吃的,你别抢我的。”见到记者凑近看,小兰有些戒备,把塑料袋紧紧地收进了怀里。

  小兰母女是哪里人?为什么在外流浪?记者几番询问,但方艳泓始终不肯多言,只透露她们原来的家在西乡塘区坛洛镇。而一提到回家的事情,方艳泓情绪就有些激动,只说了一句“就算带着孩子在外捡垃圾,也强过回家被打死!”之后就迅速带孩子离开了。(文艳玉 李港兴 宋延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