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探寻成都老手艺人:留住城市的记忆 盼有人传承

2011年03月16日 0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5日,记者走进成都老手艺人的生活,真实记录成都最后的城市记忆。图为84岁的老铁匠黄治安正在打磨铁钉。中新社发 安源 摄  

  中新社成都3月15日电 题:探寻成都老手艺人:留住城市的记忆

  作者 徐杨祎 安源

  “磨剪子咯,磨菜刀咯,不快不要钱咯……”大部分的成都人儿时记忆中都有着这样的景象:身背磨刀石的手艺人,一路吆喝,走街串巷。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宽窄小巷。那些关系生活点滴的手艺人也渐渐淡出城市的舞台,只有一些老手艺人仍旧执着地坚持着。15日,记者走进几位老手艺人的生活,真实记录老成都最后的城市记忆。

  “打铁是我的生命”

  “咣当、咣当、咣当……”伴随清脆的打铁声,略微驼背的黄治安,左手用钳子夹起烧的通红的铁片,右手抡起三斤重的铁锤反复敲打,火花四溅。对于84岁高龄的黄治安来说,这样的打铁生涯已持续了近70年。尽管耳背让他无法正常与旁人沟通,但说起打铁,黄治安沾满炉灰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可以一顿不吃饭,但是不能够一天不打铁,停下来就全身不舒服。”

  黄治安的铁铺坐落在成都金堂县城区,每天打得最多的就是建筑工地上的大铁钉,“以前主要是做船钉,现在只能打下铁钉,或者帮左邻右舍弄个铁锅之类的。”尽管每根大铁钉可以赚取一元人民币的手工费,但这些钱对于黄治安来讲可有可无,“挣钱本来就不是目的,我就是放不下打铁这个手艺。”

  “希望能有人可以传承手艺”

  新二村的吴庆书老人是社区里响当当的木匠名人,谁家桌椅板凳需要修理,都会到位于15栋小院的作坊找吴大爷帮忙。84岁的吴庆书12岁就拜师学木工手艺,至今已有72年的从业经验。左腿残疾的吴庆书退休后,仍闲不住,便在自家屋外搭起了简易的作坊,做些简单木工活。“主要就是桌椅板凳这些简单的活儿,还有就是帮大家刨个菜板。”

  木匠名人的木案与他的残腿齐高,工作时,他将残腿“放”在木案上支撑身体。躬身刨起木条来,老人身手不减当年,木屑哗哗下落,木条又平又直。“你看起简单,但力道、眼神哪样都缺不得,不是一般的辛苦,所以都没得人来学。”谈起无人传承,原本笑呵呵的老人渐渐沉默,“只要有人想学,我绝对会无条件把手艺传给他,只要能够把木工这个手艺在成都城里留下来。”

  闭眼都能划玻璃

  相比黄铁匠、吴木匠没有学徒传承手艺,绰号“王玻璃”的王诚忠老人就显得幸运很多。划了55年玻璃的王诚忠已经83岁,他的玻璃店已经有29年的历史,老主顾遍布成都的每个区县。“玻璃划得好不好,我一听声音就知道!”王诚忠顺手拿起一块玻璃,涂上煤油,架起直尺,麻利地拿起划刀,顺势沿着直尺一路划下来,“只听声音,我闭到眼睛都能划玻璃。”

  切口整齐,尺寸分毫不差,收费也很地道,多年来王诚忠有了很多忠实的“粉丝”。唐中金就是其中之一,“王大爷这里的玻璃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又不贵,现在哪里还有这么好的玻璃师傅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