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热心市民及热心单位的浓浓爱意,给赞皇曲江村的老赵送书去!昨日一早,本报募集的7000册图书,被蚂蚁搬家公司工人装上车,一路驰骋直奔老赵家。当地政府部门来了,乡亲们来了,他们争先帮忙搬书,书架上放不下,就码在院子里。老赵找来小推车,推了十几次也不嫌累,老赵的书屋添了新丁,他好兴奋!
书多了,老赵书屋显得小了。赞皇县委宣传部打算给老赵找个大房子,希望他当管理员。老赵的梦可不止这些,他正盘算着如何带动附近几个村子,“都建起农家书屋,该多好!”
送书
7000册书奔“新家”
装书,颇费一番周折。本报募集的7000册书,分散在三个地方存放:城角街小学1500册,本报编辑部1500册,石家庄学院近4000册。
蚂蚁搬家公司提出免费送书,搬家部经理龙建军接到“任务”,挺犯难!城角街小学与石家庄学院,两个位置几乎就是大对角。路远不是问题,关键是早7时至9时,厢式搬家车不允许在市内通行。咋办?龙建军绞尽脑汁,最终决定,“走二环路绕行,时间紧就起早!”本报编辑部还有1500册呢!“那我就开一辆小面包亲自去装!”
昨日,天蒙蒙亮,蚂蚁搬家公司4名工人就上路了。装了城角街小学1500册,又绕路到石家庄学院。有工人没来得及吃早饭,“饭晌午再吃,先装书!”
石家庄学院南北两个校区,也都安排了不少小伙子帮忙搬书。“时间太紧了,我们刚捐完书,今天就运走,如果再给我们两天时间,我们学校捐的书会更多,我们还会将书分类打包!”学子们说。
这边,龙建军已将小面包车开进报社,本报记者和门卫一起帮忙装车。其间发现,本报原本存放1000余册书,怎么就多出近500册,成了1500册呢?原来,有市民匆忙赶来,“偷偷”把书交给门卫,转眼就不见人了。
昨日9时,出发!
大伙儿帮忙把书抱到老赵家
历经一个小时车程,赞皇县曲江村就在眼前。老赵打来电话,“村子里路窄,等我二闺女出去给你们引路!”左转右拐,轿车及面包车驶入老赵家附近巷子。后头的厢式搬家车却因身子太大难入小巷,热心村民赶忙引导,“跟我走,有条路能走这车!”
老赵家门庭如市,门口涌来数十位村民,还有赞皇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大家都早早赶来等候!老赵及家人都换了新衣服,穿得像过年一样喜庆。“哎呀,真是辛苦你们啦,十分感谢大家给我捐书!”老赵满面春风迎了客,就迫不及待去接书了。
送书车与老赵家,还隔一条胡同,四五十米。老赵准备了两辆小推车,一辆自己推着,一辆家人推着。厢式搬家车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车厢书。视书如命的老赵两眼几乎冒光,笑得像孩子见到了心爱的玩具。附近邻家一位大娘正吃饭,听说书来了,便跑出来,“这辈子我都没见过这么多书,这下子够赵东其乐和几天的了。”
“大家一起搬书吧!” 呼啦一下,现场几乎所有人都跑过来,争先搬书。赞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春旺提起两大捆,就往老赵家跑。石家庄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田冰是20岁壮小伙子,搬得书最多,从双手摞到下巴!老赵把书放在小推车上,非要装得高高的,推着书还面对众人呵呵笑。来回推了十几次,60岁的老赵一点不嫌累。很快,7000册书被搬完。
看书
村民们抢着要看书
在现场,参与搬书的李大婶说:“我儿子在外工作,我带着孙子。孩子调皮,不好管。”李大婶说,老赵家书多了,可以找两本故事类的书给孙子读读。
五十多岁的村民赵先生有空就到老赵家看书,“听说这次捐的书有农业方面的。我想学学怎么给小麦、玉米施肥更好。”赵先生很感谢本报组织捐书,看到送来的书中还有儿童读物,他很高兴:“孙子放学我得带他一块儿来看看。”
一位老大爷推着自行车从旁经过,“你们送来这么多书啊,老赵家的书屋该装不下了吧,石家庄市民真了不起。”这位老大爷是“赵良弼图书馆”的常客,他爱读古典小说和历史类书籍,《聊斋志异》、《红楼梦》、《三国演义》他都看过,“都是在老赵家看的”。
老赵感谢所有热心人
蚂蚁搬家公司的龙经理来自四川农村,他希望这个农家书屋工程继续深入到山区,深入每个农民的心里。他今后仍愿意为这类活动免费提供车辆和人员。
石家庄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田冰,拿出一条几十米长的条幅,上面签满了学院学子的姓名,足有数千人。“我们学院的学生都很钦佩老赵的做法,他为了让村民都有好书读付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尊敬。”
老赵的家人喜出望外,这么长的条幅登着梯子拐着弯挂,从西厢房顶转到北屋房顶,等于绕院子大半圈。大红的条幅挂起来,小院也笼罩在喜庆的氛围中。
老赵昂头看着条幅上一个个签名,非常激动!当他听说,石家庄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的学子热心公益时,拉着田冰的手不放松,让田冰把电话留给他。
“如果赵大爷今后有需要,我们还会组织学生捐书,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出一份力!”田冰说。
老赵在书堆旁抚摸着一本本书问记者,“这些儿童读物是谁捐的?今后我们农村孩子不愁没漫画看了!”
“城角街小学学生!”
“这本农业科技书是谁捐的?俺们农民最爱看!”
“没留下姓名的市民!”
“我要一一拿笔记下来,记住所有关心我的人!”老赵激动地说。
打算
帮助附近10个
村子建书屋
老赵家颇具“书香门第”风格。入院子,墙角处栽了数棵竹子。叶子还未吐绿,却已显生机盎然。步入书屋,有一墙作隔断。里,摆满书架放满书,外,也是摆满书架放满书。仰头,先人赵良弼画像神采端庄,挂于中堂墙上。其侧还挂了不少字画,都是朋友所赠。其中一幅寓意颇深,“细雨湿衣觅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在如此环境选书、读书,乃是文人墨客的情怀。如今,老赵将书屋细心装扮,村民们闲来无事登门温书,与文人何异?村民感慨地说:“老赵真是给大家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书架横纵,数目繁多,眼下,老赵有点发愁,“放不下,放不下啦!”老赵原有书籍上万册,如今又添了7000册,再加上从北京运来的,足有两万册了。
书无处安身,只好先将部分书堆在院中。老赵精挑细选,这本书不错,那本也不赖,挑来挑去却没了主意,“到底放哪一本啊!”
对此,赞皇县宣传部副部长张春旺表示,他们打算在村子里找个大点的房子,“把书运过去,让老赵当管理员。”
老赵对此很感兴趣,还兴奋地说:“我的书屋完美了,下一步我还要帮助附近10个村子建书屋!让这些书在各个村都流动起来,让老百姓都有书读!”记者 谢鑫名 孟醒石 实习生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