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骑驴吆喝意外捧红赶驴网》后续
昨日,华西都市报报道的《姚晨骑驴吆喝意外捧红赶驴网》一稿见报后,有网络营销专家向本报揭秘,赶驴网的走红并非意外,其实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公关团队,其利用公关软文稿引导舆论,从而造成“赶集网为他人作嫁衣”的社会效果。看到赶驴网火热后,赶集网又掀起了一场公关反击战,让自己的品牌获得二次传播。
一时间,赶集网和赶驴网分不清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分不清谁在炒作也分不清谁在公关,营销专家称,这其实是互联网时代双向传播的胜利,用户不再被动接受,而更注重主动搜索和分享。
传统传播遵从四个过程即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成购买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模式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借助软文公关稿赶驴网蹿红
就在赶集网广告铺天盖地宣传“赶集网,啥都有!”时,赶集网的竞争对手百姓网注册了一个“赶驴网”,甚至连宣传口号都山寨称“赶驴网,啥没有?”。
紧接着,诸如《2亿广告费炒红赶驴网》之类的文章在网上广为传播,内容大多称百姓网成功的“四两拨千斤”,仅花费200元成本注册的赶驴网的域名“ganlvwang”搭着赶集网的顺风车,顺利走红网络。
于是有人开始说赶集网愚蠢,并为其惋惜,称赶集网“为他人作嫁衣”。
“这算是一次不错的公关炒作,”资深互联网传播专家赵勇评论,“赶集网的广告投放后,立刻引起了百姓网的关注,但百姓网没有足够的资金展开正面竞争,便想出了赶驴网的策略,并在网上发布软文进行公关。”据记者了解,许多网民确实是看了网上的公关稿后才知道赶驴网,而并非从赶集网的广告直接联想到“赶驴”二字。
不甘被“山寨”赶集网公关反击
赶集网花了据传是2亿元做广告,却被200元注册的赶驴网成功山寨,但网络舆论似乎并不同情赶集网,一时间,“赶集网就知道砸钱”、“广告创意存在缺陷”等质疑声四起,对此,赶集网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发起公关反击。首先是在赶集网首页下方做“赶驴网”的友情链接,但点开后却是赶集网的首页,其次,还购买了“赶驴”的关键词搜索。而该广告的主要策划人叶茂中在微博上称,因赶集网广告片“小毛驴片”大获成功,赶集网投资人今日资本总裁徐新送其一台ipad表示祝贺,这一做法在业内人士看来带有明显的“危机公关”痕迹。
赶集网CEO杨浩涌也在微博中称:“‘赶驴网’占整个搜索流量的千分之一不到。作为企业,更应该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而不是一些小技巧。小技巧带来了几百个用户,但伤害了品牌。说得再过一些,即使抢注了开心网的域名,那又能怎样?过了几年,有谁还记得这个赶驴网?”
互联网传播更注重搜索与分享
对赶集网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有网络营销专家分析,只能说明传统媒体的传播依旧很有威力,但互联网产品
的规律似乎跟传统媒体的规律差别很大,一着不慎就成就了“赶驴网”的风生水起。
据网络营销专家分析,传统传播遵从四个过程即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成购买。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模式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两个具备网络特质搜索和分享,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向用户单向灌输理念。如:看电视偶然注意到了赶集网的广告,特别是那头“驴”,但以为姚晨是在“赶驴”,你会带着兴趣在搜索引擎搜一搜“赶驴”,使用一段时间,不管是好坏,很多消费者会将自己购买或者使用的过程发到网上进行分享。
由此可见,赶集网并非为“他人作嫁衣”,而是忽略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才一不小心成就了“赶驴网”的火热。
业内人士表示,赶集网现在要化“驴”为“集”,除了买百度关键字,不妨主动放下身段,将“赶驴”的糗事主动营销,让网民再调侃一番,或许能出奇制胜。这就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钱没花了,事却办了,这才是互联网广告的最高境界。
记者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