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清明节成了"扫墓节" 专家吁像春晚那样办"清晚"

2011年04月02日 11: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清明节成了
     4月1日,旅客在“台胞清明返乡专用通道”排队办理通关手续。(图片来源:新华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4月5日,中华民族又将迎来一个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特殊“文化时间”——清明节。无论身处何地、离家多远,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蕴藏了一份清明追思情怀。专家指出,作为我国老百姓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充实完善现代“清明文化”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明节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文化精神

  作为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倦的选题,历朝历代颂咏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

  “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节是中国文化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体现。”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刘晓峰副教授说。

  历史上,清明节曾和寒食节连在一起。在唐代,人们是每到寒食上坟扫墓。从唐末五代发展到宋代,扫墓习俗开始改在清明。此后清明节扫墓祭祖逐渐定型,最后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兴衰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清明节真正的生命力,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渊源于中国人对于自己先人的追思和缅怀。”刘晓峰说。

  他认为,清明节祭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一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是联系在一起的。清明节深层的文化蕴涵,决定了它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决定了它在老百姓现实生活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时间”尚待充实

  每逢清明前后,上海市民都会自发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涌向市郊公墓或苏浙等地祭扫先人,尽管“人流”“车流”的拥堵每年都会带来一些不便和烦恼,但“扫墓大军”人数却在逐年增加,预计今年将达770万人次。

  “如今,人们过清明节大多还是单一扫墓的方式。只有改变这种单一的过节形式,将人们引导分流到多种多样的清明活动中,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上海出现的‘清明大下乡’现象。”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士良说。

  “但自古以来清明节是一个综合性节日,而不仅仅是一个‘扫墓节’,清明节文化复兴和建设也不能仅靠我国殡葬业单打独斗。”陈士良说,“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仅仅是为清明文化复兴提供了一片土壤、一个舞台,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在历经多年冷落之后,并不会因为放了一天假而全面复兴,文化的回归和建设需要全民深耕,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介绍说,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主动顺应时节到户外踏青郊游、运动嬉戏的时节。祭祖扫墓和踏青游玩构成了清明节并行不悖的两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在清明荡秋千、拔河、斗鸡、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打马球、插柳、食青团等众多习俗。

  可否像春晚那样办“清晚”?

  在我国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中,清明节发挥着其它节日很难取代的社会功能。过好清明节,充实完善现代“清明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年夜饭的一道“文化大餐”,深受老百姓喜爱。陈士良建议我国每年清明节也举办一场以“追思怀念、深思抒怀”为主题的“清晚”。晚会可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民俗,可以追思历代先贤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引导人们反思生命价值、人生追求等深层次话题。在每年清明前后,为治疗社会“浮躁病”刮起一阵“清明之风”。

  陈士良还建议国家积极鼓励餐饮界、商业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等尽快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清明文化”建设,合力营造节日氛围。

  “比如在清明饮食上,历史上的‘寒食’就是我们今天的‘熟食’。餐饮业在年夜饭上掀起商业大战,但在清明节却偃旗息鼓,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陈士良说,“许多人祭扫时都会在家里烧几个菜,摆在老祖宗墓前。完全可以借助市场力量专门制作祭扫用的‘寒食’,几素几荤、有酒有肉有点心,装成一个礼盒便于携带。”

  他认为,目前我国老百姓过清明节,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活动。社区居委会如果利用好各种民俗节日,尤其是清明节等带有追思怀念性质的节日,广泛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记者张建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