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各方热议毕业生照顾病逝同学父母 称体现传统美德

2011年04月11日 10:2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各方热议毕业生照顾病逝同学父母 称体现传统美德
“宝元虽然去了,但我们仍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爷,大娘:

  您们好!宝元去世的消息我们已经都知道了,请二老不要太过于伤心。我们虽然不在您们身边,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二老。我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二老能尽快恢复健康。宝元虽然去了,但我们仍在,二老以后的生活费用将由我们来承担。我们明年就毕业了,宝元没有完成的事情将由我们来完成,您二老一定要坚强起来,好好地活着,才对得起宝元和大家。

  祝大爷大娘身体健康!

  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

  1996年12月22日

  彦敏见字:

  ……我诚心地感谢,彦敏你们几位同学在百忙中来信打听、鼓励和支持我们无儿无女的人……高峰、贵鹏同时也来过信,以后高峰又来到家看看,住两天就走了。赵锦在春节前来过信,还邮来一张贺年卡。难得你们:有心、有情、有义的人。

  大爷:李维贺

  1998年2月22日

  教育部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教授葛晨虹:

  细读这个大学生群体的事迹,似乎很简单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举,但为什么会深深感动那么多人?因为在他们的行为品质中蕴含着中国精神乃至人性精神中最美最深刻的那部分——爱心、责任、奉献、信诺。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打动我们,还因为其中蕴涵有一种难得的坚毅品质和道德习惯。

  这些大学生一句普通但是充满关怀和责任的约定,一坚守就是十五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每个人都有“习惯”,但不是一切习惯都会令人感动。康德曾指出:“习惯的事情”与“应该习惯的事情”是两回事。这些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习惯是一种和中国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应该的习惯”。这组大学生群像令人过目不忘,还因为它在与我们社会中一些利己无信的现象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下更显可贵。在麦金泰尔批评当今西方社会物欲横流、功利气息弥漫而呼唤回归人类美德时,这些大学生的美德形象给这个时代抹出了一片亮色。

  中共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福才:

  李维贺的故事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是一个偶然,但更是偶然中的必然。多年来,我们承德市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以德治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大培训,连年实施文明乡风示范工程和“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在这块热土上涌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全国优秀村支书范振喜,身患血癌做骨髓移植手术,靠乡亲集资救助获得第二次生命后,坚持20多年报答众乡亲,带领群众实现小康富裕目标;

  河北献血状元鲍守坤,坚持20多年义务献血常年救助他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乡村幼儿园教师张国富,严冬路上捡个聋哑老人当妈养5年;

  隆化农村小学全国优秀教师卜延荣,身残志坚,靠半侧肢体坚守教师岗位38年;

  农民工李文龙,在异乡打工跳进污水坑勇救落水工友;

  消防队员刘国,为国家和群众挽救财产上亿元……

  这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凝聚着世间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品质,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

  这则故事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内涵,在我看来,主要是:仁孝义恒,自强诚信。“仁”是中华传统道德第一德,仁者爱人,而非爱己,这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显得弥足珍贵。

  同学的双亲就是自己的双亲,当同学去世时,无人奉养的老“双亲”,“我们得管”。这体现出传统美德中的“百善孝为先”在大学生中仍然以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形式存在着。谁没有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同学不在时,我们就“得管”“双亲”,这就是孝,也是“义”,即“义不容辞”的责任。道德责任之“义”,贵就贵在它是心的自觉和行的坚持,而且不以权利诉求作为前提,正因为是“为义务而义务”,更彰显出道德的纯洁性与崇高性。

  另一方面,“双亲”不仅仅是一个弱势的受助者,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奋斗者,诚实守信的还债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在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确实是一个生活的基本信念。可是在当前诚信缺失的社会里显得更为可贵。更让人感动的是老父亲,挺直年迈的身躯,不为人生的困难所压倒,坚持长年打工,终于经过15年的奋斗还清了欠债。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

  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群体15年义务照顾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是新时期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的模范。我们为培养出这样的优秀学生群体感到欣慰和自豪。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长期以来,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点,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天津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博颖:

  93(01)班同学的先进事迹,书写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般的真情大爱,体现了当代青年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风貌,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细微处的精神。

  美好、善良的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瑰丽色彩,有了它,生活才显得可爱、幸福。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言行,都可以闪耀出人性的光辉,折射出道德的光芒。中国古人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这都是告诉人们不要忽略小事,平常事中蕴含着道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坚持就成就了大善。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也体现在他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所做的平凡小事。一粒水珠可以映现出太阳的光芒。平凡小事也蕴含着博大的道德精神。

  网友之声

  光明网光明社区

  △不容易呀,15年,56封信,15张汇款单,浓缩了同学间无限的真情!感动!平凡但真挚!不容易呀……

  △感动的15年,但是这体现的不单单是15年一个数字而已,而是一种责任和道义,中国人骨子里透出来的本质。

  人民网强国论坛

  同窗情深:人心都是肉长的,俗话说“床前百日无孝子”,5000个日夜还不是自己的父母!

  沸腾的群山:好样的!太让人敬佩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