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昌4月20日电(上官纯青 覃进 冰山)18年前,小山村48户人家共同凑齐7000元供他读书;经济条件改善后,他一次捐资15万元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资助家乡的贫困孩子继续读书。他就是赵习来,湖北兴山县水月寺镇椴树桠村48户人家共同培养的“爱心儿子”。镇委干部黄凯介绍,有16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先后得到助学基金的资助,小山村“爱心儿子”的故事才被更多人知晓。
4月19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远在江苏的赵习来,他在电话里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当年全村的乡亲凑钱供我读书,我也要把这份爱心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赵习来永远难以忘记18年前的那个夏天。1993年,他考取了湖北黄石财贸学校,需要学费、生活费7000元,但这笔钱对于一个偏僻山村的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他的父母把家里的年猪全卖了,也才凑了1000多元,无奈之下只好到村里四处借钱。乡亲们得知情况后纷纷掏出家里不多的钱,东家10元、西家20元、50元、100元……全村48户终于凑足了7000元。
就是靠着这笔饱含乡亲们爱心的7000元钱,赵习来在黄石财贸学校完成了三年学业。提起当时的情形,赵习来感动地说:“乡亲们都不富裕,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帮助!”
怀着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赵习来1996年毕业后远赴浙江萧山、江苏昆山等地工厂打工,最后做起了产品推销工作。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一想起当初资助自己上学的乡亲们,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时间的磨砺,2001年赵习来创办了一家静电技术有限公司。历经十年艰苦打拼,这家从零起步的防尘静电服生产企业稳定发展,现已拥有员工60多人。
挣到第一笔钱后,赵习来就托父母向乡亲们还了上学时的7000元借款。随着经济条件逐步改善,父母一家人先后离开老家随他迁居昆山,但他经常想起家乡那些因家庭贫困而求学艰难的孩子。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亏损30多万元,但赵习来仍与兴山县水月寺政府取得联系,表达了不对外公开捐助的意愿。2009年7月,他一次捐资15万元,在水月寺镇设立爱心助学基金,主要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
34岁的赵习来告诉记者:“我今后还会尽力帮助家乡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创业,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将来用更多的爱心回报家乡和社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