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娃作画祝福灾区
作家爷爷写信鼓励:学习灾区小朋友的顽强
●背后故事
三年前 3岁孩子用爱感动家人
三年后 6岁的他以情牵挂灾区
昨日,64岁的老先生罗祖祥带着两幅画和一封信来到成都晚报,当他打开两幅画卷时,傲雪绽放的冬梅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夏荷跃然纸上,记者为之惊叹:“哇,这么好的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幅画居然出自一个刚满6岁的孩童之手!这个孩子,就是罗祖祥的孙子罗又桐。
罗祖祥说,孙儿渴望灾区的孩子们能像冬日的梅花一样顽强,又如夏日的荷花一样美丽绽放。而老人自己,也以书信的形式,写下了对孙子的爱!
据了解,已经64岁的罗祖祥老先生曾是《西南铁道报》的副总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除了与朋友经营一家工厂之外,就是接送孙子上下学。他告诉记者,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刚满3岁的桐桐正在幼儿园上学,他在一片惶恐中接回孙子。几天过后,罗祖祥抱着孙子在余震中向楼下冲,但孙子却攥住楼梯的扶手不肯松手,嘴里喊道:“等一下,还有奶奶……”“当时直到老伴走出来,孙子才松开手,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孙子真是老天给我们的礼物。他的言行甚至还能警醒大人——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说起三年前的那一幕,罗老先生很是感慨,也很自豪。
“桐桐最近老是问我,他能为灾区做什么?”我说, “可以用行动献爱心呀!”于是,桐桐画了这两幅画,一幅冬梅,一幅夏荷。他说,要把画献给汶川地震博物馆,让灾区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祝福。
●每日进展
缅怀遇难亲人 分享幸福生活
昨日,“成都三年 写给未来的512封信”征集活动进入第七天。众多地震亲历者纷纷来信讲述自己的“地震故事”。“我今年大学毕业了。”“我梦见了已经身在天堂的妈妈了。”相比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创伤,亲历者更愿意与亲人、朋友分享三年来的幸福生活。此外,除了成都地区的亲历者,北川的杨伊林也将信送给已经身处天堂的妈妈,希望来世再做妈妈的女儿。截至记者发稿时,来信数已达121封。
如果你是地震中的亲历者;如果你是抗震救灾的参与者;如果你是灾后重建的见证者……欢迎你参与此次活动(电子邮件地址:cdwb512@sina.cn)。我们将有选择地在成都晚报上予以刊登;同时,成都市档案馆也将收藏寄给未来的信件。
成都晚报记者 蒋思宇 实习生 谭立鹏 白茹
成都三年
写给未来的512封信
他们,一个是刚满6岁的孩童,一个是年逾六旬的老人。
他们,一个用水彩画出冬梅夏荷,一个为画“锦上添字”。
他们,年纪相差近60岁,却联手演绎了一段别样的“灾区情结”。
收信人:孙儿罗又桐
当你拆开这封信时,或许你已经不像现在这样调皮了。
三年前,那场可怕的大地震夺走了很多孩子的亲人,甚至一些小朋友只能在梦里见着爸爸妈妈。而当时你的身边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抱着你躲在车里安然无恙!
桐桐,当你重新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耍时,那些灾区的小朋友并没有绝望:他们从废墟中顽强地爬出来,抹去眼泪,拂去尘土,也重新走进了课堂。
桐桐,那天你看到汶川地震三周年的电视报道时,为失去家人的小朋友洒下了泪水,因此画下了冬梅和夏荷,希望能送给汶川地震博物馆,表达对小朋友们的爱心。你的爱心让爷爷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桐桐,你还小,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是,只要你学习灾区小朋友的坚韧顽强,学习他们的乐观向上,你就会越来越强!
写信人:爷爷罗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