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两个闲置的收费站
在贵州省凯里市至施秉县的二级公路上,两个造型别致的收费站一直在“要不要收费”的争议声中闲置,最近,让这两个收费站再次引起争议的,是它们的造价。
5月5日,《贵州都市报》报道,这两个已经闲置了两年多的收费站,共耗资约1200万元人民币。
这条消息立即引起网民的极大反响,有人认为,用1200万元修建两个收费站,造价明显虚高,“天价”花费的背后一定存在问题。
这条二级公路的收费站是不是造价虚高?为什么收费站建成两年多都没有投入使用?谁又该为建造两个闲置的收费站埋单?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公路管理方凯里公路管理局和两个收费站,进行实地调查。
闲置的收费站
贵州省凯里市至施秉县的二级公路(以下简称“凯施公路”)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全线完工,2009年4月交工验收。
凯里公路管理局为凯施公路项目业主,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代理建设,交工验收时,工程被评定为“合格”。
收费站和道路绿化、护栏、警示牌等同属于道路建设的附属设施,作为重要的附属设施,收费站包括办公宿舍楼、收费大棚、收费系统三大部分。
2009年年初,箐口、黄平两个收费站基本建设完毕,成为凯施公路上仅有的两个收费站。
5月9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凯里市龙场镇境内看到,过往的本地牌照汽车都熟悉地从凯施公路箐口收费站的收费闸道驶过,没有刹车;一辆外地牌照的小型货车在快进收费站时开始刹车,在观察了一下前方情况后,加大油门驶过该收费站。
作为这条双向四车道公路的“大门”,这个闲置了两年多的收费站显得有些陈旧:12根红色柱子落上了厚厚的尘土,4间收费亭有3间不见踪影,仅存的一间收费亭里,操作台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操作台边,被破坏的电路开关依稀可见。
但收费站大棚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角上是造型别致的尖顶小亭子,棚中央是同样造型稍大的亭子,这个坐落在大山之间的建筑,极具当地的民族特色。
在距离收费站大棚约40米的地方,坐落着收费站的办公综合楼。
记者走到楼前后发现,这栋楼的落地玻璃大门紧锁着,而周围几个房间的窗户都没有安装玻璃。记者走进楼内后发现,这栋两层小楼有十几个房间和两个门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所有房间都没有装修,楼梯也没有安装栏杆,一楼的一些房间里还堆放着建筑垃圾。
楼内地面上堆积了厚厚的尘土,这里可能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过路的大货车司机杨师傅告诉记者,公路另一头的黄平收费站也是这样,“好像废弃了一样”。
“三个文件就是我们的预算”
建设二级公路收费站的花费标准是什么?两个收费站建设真的花费了1200万元吗?
“不可能那么多,我们都是按标准来建的。”在凯里公路管理局,局长吴正江的案头摆放着媒体对两个“豪华”收费站的报道。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具体花了多少费用要看文件,还要向知情的副局长咨询。
吴正江介绍说,凯施公路全长约77公里,耗资约5.1亿元,建设资金全部来自银行贷款,“建收费站的钱也是在这个盘子里,来自银行贷款。”
凯里公路局原副局长刘兆明对凯施公路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目前的职务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交通局副局长。
刘兆明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6年12月贵州省交通厅出台的《贵州省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勘测设计技术指标运用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涉及二级公路收费站的建设标准。
“指导意见”对收费站建设的要求是:道路主线的收费站按间距不小于50千米设置,按双向四车道设计,并增设一个加宽车道,每个收费站按用地面积10亩、总费用300万元计列。
依据这份“指导意见”,刘兆明还向记者出示了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凯路通【2008】123号、127号、145号文件。
123号文件是《下达凯施公路箐口、黄平收费站监控设施等投资计划的通知》。该通知显示,箐口、黄平两个收费站分别按总预算111.6万元和101.8万元进行控制。
123号文件的附件为凯施公路收费站室内办公设备审核清单、监控设施预算审核清单,但记者没有看到该附件的具体内容。
127号文件是《下达凯施公路收费站收费大棚投资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投资控制计划为92万元(含主体、外装饰、材料补差等)。
145号文件是《下达凯施公路箐口、黄平收费站办公综合楼建设规模及投资计划的通知》。该通知显示,收费站的综合办公楼建设规模约为1100平方米,凯里站(即箐口站——记者注)投资控制计划95万元,黄平站为100万元。
这3份文件,分别显示了收费站3个主要部分的投资要求。
在文件中,箐口收费站的投资为298.6万元,黄平收费站的投资为293.8万元,总计592.4万元。
当记者要求查看两个收费站具体执行的预算和具体花费清单时,刘兆明表示,现在无法提供,“3个文件就是我们的预算。”
吴正江解释说,凯施公路2009年建成后,到现在还没有进行审计,待审计过后才有明确的花费清单。
当记者提出,有什么材料可以证明建设就是按照文件执行时,吴正江表示,只有一些拨款单,但很多款项都是合在一起拨付,不好查清。
其他负责人均表示,无法提供花费的预算、执行情况。“你们是在质疑我们文件的权威!”凯里公路局工程科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一位长期从事道路设施建设的人士告诉记者,道路建成两三年后完成审计,属于正常情况,但花费预算不可能只依靠几个文件,施工方会在投标前作出工程花费的详细测算,精确到沙石、水泥、钢筋的数量,“连建筑材料的涨价预期也会计算在内”。
5月10日上午,记者离开凯里公路局时,再次提出希望能够提供证明收费站花费情况的材料,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待领导散会后请示领导,有材料会及时向记者提供。
截至记者发稿时,没有任何消息反馈。
收费站建了,收费权没了
在凯施公路收不收费的问题上,博弈从未间断。
凯施公路连接上海至云南瑞丽的国道,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主要公路干线,是黔东南州资源开发利用、贸易往来的重要道路。
按照计划,从2009年5月1日起,这条公路将对六类车辆分别收取8元至147元不等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期限为20年。
为了完成收费准备,凯里公路局收费科专门培训了收费工作人员,还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收费情况。
让凯里公路管理局没想到的是,收费会招来巨大的反对声——沿途县、乡、村集体反映,一些政府、村民的车辆每天要多次经过收费路段,一些矿产老板认为收费影响了自己的收益。
博弈过程中,收费人员曾经到村里散发传单;找政府、车主协调办理月票,只象征性收费;找矿主老板征求收费标准和优惠措施,但依然没有换来理解,相反,一次流血冲突还把矛盾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里有个背景,就是2009年年初,国家发了个通知,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凯里公路管理局收费科副科长谭华摇着头说,“老百姓就问你,国家都说不让收了,你还要收?”
事实上,这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通知,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逐步有序”。
通知明确,从2009年起到2012年年底前,东、中部地区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使全国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里程和收费站点总量减少约60%,包括贵州省在内的西部地区是否取消收费,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自主决定。
最后,博弈的结果,是计划2009年5月1日开始的收费暂缓,理由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
随之,计划被一推再推到2009年7月1日,10月1日,甚至年底,每一次都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暂缓收费。
5月1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贵州省决定在今年6月取消省内二级公路收费。凯里公路局表示,已经着手拆除箐口、黄平收费站的部分收费设施,收费大棚当做景观保留,办公综合楼将被改成其他用途。
这两个收费站带着没有履行一天职能的遗憾,即将消失。留下的,是一笔还没说清确切数目的建设费用,和已然存在的一笔贷款。(记者 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