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的哥40年间在路上救44人 主动联系媒体宣传

2011年05月18日 08: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的哥40年间在路上救44人主动联系媒体宣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宋立明不在做好事,就在去做好事的路上。40年来,这个司机在路上救了44人。但和雷锋不同,一旦有机会,他就会高调宣传自己。他想让人知道——

  宋立明一心想把自己所做的善事和得到的回报宣传出去。一旦有机会,他就会高调宣传自己。他还主动联系媒体,请记者来宣传他。他的事迹最终上了省级报纸,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这个社会太冷漠了,我不能袖手旁观。我想让大家知道,做好事,不吃亏。”他坐在沙发上,边说边猛地拍了几下大腿。

  今年65岁的宋立明,是河北省黄骅市的一名的哥。从1971年开车起到现在,40年间,他将44个伤者送到医院,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其中很多人,如果不是他的帮助,很可能就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过,在2002年之前,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

  “做就做了,非得让人家记着你干什么?”这名65岁的的哥“嘿嘿”笑起来,抬手摸了摸有些谢顶的脑袋。

  尽管他不留名,一些得到帮助的人还是辗转找到他,登门道谢。上门的人,大都会带上锦旗,有的还会塞给他一些钱或者礼物。而他只收下锦旗,将钱或者礼物挡回去。

  偌大的客厅中,锦旗挂满了3面墙。还有一些证书被他装进一个编织袋,放到一个小房间内。“太多了,摆不下。”这位老人说。

  一些人执意要给钱或者礼物,他有时还会不高兴。曾有一次,他把来谢他的人留在家中,自己甩门就走,弄得对方不知所措。

  更多时候他会说:“不要来谢我。别人有困难,你帮一下,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早些年,宋立明在单位出尽风头。名声有了,他感觉自己“腰杆挺直了些”,也“为社会报了点恩”。

  他的童年时期,因兄弟姐妹多,贫瘠的土地上,无法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5个孩子的胃口。为此,他的父母就经常出门乞讨。

  这招致村里人对他家的歧视。有一次,他听到一个村里人对正要出门乞讨的父亲说:“又带着文明棍出门了。”

  “文明棍”是指父亲手中的“打狗棍”。小小年纪,他已经能听出村里人话中的嘲讽。那时,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混出个样子。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时人都困难,能给我一口饭吃,让我活下来,我能不感恩?能不帮助别人?”他反问道。

  1993年,宋立明从单位退休,买了一辆二手车,跑起出租。路上,这位的哥发现有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主动帮助。慢慢地,他也掌握了一些急救知识。

  座套总被受伤者的鲜血弄脏,他也不计较。回到家中,老伴就会给他换上干净的座套,也从不抱怨。

  有人曾问他,你经常拉伤员,会不会让人觉得你的车是“凶车”,没人敢坐?

  对此,他总是回答说:“我的车只会让人感觉温暖。”

  在开出租期间,这名的哥并不缺生意。他有一些固定客户,长年包他的车。有客户对他说,正是因为他做的这些好事,才会长年坐他的车。

  可慢慢地,宋立明感觉到,“这个社会似乎变了”。

  有一次,他在开车途中,发现他前面的车开得不正常,好像刻意在绕开什么。他跟过去后发现,路中间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正抱着孩子拦车。前面的车很多,可是没一辆停下来。

  他忙停车问怎么回事。那个女人告诉他,刚刚3岁的孩子,吃东西时呛进了气管,急需到医院。他二话没说,跳下车把副驾驶的门打开,招呼女人上车。连跑两个医院后,孩子得救了。在车上,那个年轻女人告诉他,她在路上拦了半个小时车,没有一辆停下来。

  如今,这个被救的小孩已经长大成人。今年3月底,他邀请恩人宋立明参加自己的婚礼。婚礼当天,宋立明和妻子都赶到那个村子。吃席的时候,夫妻二人一直由村里的干部陪着。

  “这是村里的最高待遇。”宋立明有些得意地说。

  还有一次,宋立明开车载着单位的领导到外地去。途中,他发现一个人被车撞倒在地,地面上还有一摊血。他几次征求领导意见,能不能先去救人,可是领导始终不同意。同行的人甚至还对他说:“管那么多闲事干吗?”

  最终,他没能救人。可是他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以后救人的事,我说了算。”结果,同行的人,一路上都不敢和他说话。

  那次,是他唯一一次没有救人。直到现在,他仍将其作为“一生的遗憾”。

  “人变得越来越冷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见了。”他低声叹息道。

  2001年,宋立明生了一场病,医生在其体内放了一个支架。休息了一年,他的身体才恢复过来。在休养期间,他一度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快终结,必须抓紧时间,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他的行列。他还为自己定了一个任务:再活20年,我真的还想再救助500人!

  次年,这位的哥的身体恢复后,开始高调起来。他时刻想着,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事。

  他找人写下“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成牌子,就放在前挡风玻璃那里。这块牌子,一直用到他最早的那辆二手车退役。即使在现在开的那辆桑塔纳的后玻璃上,还贴着“尊重生命、感恩众生”8个红字。

  他还让广告公司做了一个4米多长的大条幅,红底黄字。一面写着“道德是中华的根,善良是民族的魂”,另一面写着:“忆亿万件好事我做了多少少多多少多少”。碰上一个热闹的时间,他就把整个条幅立挂在车上。

  牌子和条幅做好后,这位的哥要给广告公司钱,可对方不收:“你能救那么多人,我们就免费送给你。”

  当时,这位的哥本想开着这辆“武装”过的车,周游全国。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就宣传到哪儿。可是,“油价高得承受不了”,只好作罢。但是,他并不放弃宣传自己的机会。

  也是这一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当地报社正在搞一个好人好事的评选活动。他立即打电话到报社,将自己几十年来所做的事说了一遍。对方听后,派记者采访他,并刊发了他的事迹。

  “好心会有好报的,我就是一个例子。”他对来采访他的记者说。

  此前,他的一个远亲,也是他的一个客户,建议他购买一套别墅。别墅是他的亲戚开发的,当时售价45万元。亲戚对他说:“有钱就给我点,没钱你就住着,我不和你要。”

  这位的哥当时只凑了20.9万元,交给亲戚,住进了这栋300多平方米的别墅中。他的亲戚就住在他的房子后面一栋别墅中。

  “我想帮助他一点。这样的好心人没人帮,会让他心寒。”宋立明的这个亲戚说,“我也想和他做邻居。和这样的人住在一起,我感觉踏实。”

  不过,这位的哥“不想欠人情”。在其后的几年中,他陆陆续续给亲戚付足了房款。如今,这栋小湖边的别墅价值已经超过300万元。

  房子住进去了,可是宋立明立即感觉到了经济上的压力。刚开始几年,他还能承受。后来,取暖费涨价,一年得近一万元。为节省开支,他在院子里盖了两间小屋。冬天的时候,老两口就搬到小屋中住,靠捡柴火烧炕取暖。

  妻子曾想过将别墅卖掉,换成小房子。可是丈夫不同意:“这是好人好报的证明,不能卖。”

  2003年,河北省一家媒体也搞了一个类似的活动。他看到报纸后,循着电话打过去,希望对方派记者来采访自己。他又如愿以偿。此后,他的名字就逐渐出现在各级媒体上,直至中央电视台。

  宋立明还自制了名片。名片上写着一些诸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励志的话。他还罗列了15项荣誉,包括“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感动中国”候选人、市长特别奖等。

  风言风语也来了,他并不在乎。“我不怕别人说什么。”他说。

  也会有人劝他,不要再“多管闲事”了,以免自己摊上官司。可是他依旧在做。就在去年9月,他连续将3个被车撞了的人送到医院。

  但南京徐老太与彭宇案发生后,宋立明还是感到寒心。他说:“做100件好事,也没有这件事对人的影响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