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22日电 题:中国“90后”大学生关注乡村热衷“知识扶农”
记者 邹瑞玥
2011年“赛扶中国创新公益大赛”结果21日在此间揭晓,这个独树一帜的大赛为此间诸多“90”后大学生参与公益项目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要求项目能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提高受助民众的生活质量。
参赛“90后”学生热衷倡导的以自身知识、技能为其扶助对象提供根本帮助的各色创意,格外引人瞩目。
中山大学团队根据广东珠海罗非鱼的养殖特点,帮助渔民在冬季空塘期种植高收益的黑麦草,此举不仅令渔民在淡季获得可观收入,还藉此改善了罗非鱼生长环境,提高了产量。该项目获得此次公益大赛专家评委的好评,获得一等奖。
该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三年级学生王骁告诉中新社记者,他们前后花费一年多时间,查阅资料、考察渔民基地,制定出这份不妨碍渔民主业,还可令其提高收入的改善方案。目前,当地渔民每户每月平均可多收入400多元人民币。
王骁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的团队还将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社,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管理体系。此外还将继续把这种种植方式推广给更多渔民。
天津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90后”团队的扶农项目此次也得以跻身三甲。天津大学团队帮助农户种植有机萝卜,并创办了吸引城镇居民的“沙窝萝卜生态游”。而上海理工大学团队则联系专家为上海郊区农户讲授农业科技,并建立了新鲜农产品直销社区的“农社对接”模式,使农户和城市居民都得到实惠。
其他参赛项目也都具有较强公益性,如帮助残疾人产销面包、帮助彝族工场推广漆器,以及利乐包回收项目等。
“我们的项目帮助了那些经济困难的人,看到他们可以靠自己改善生活质量,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一位参赛学生如此表示。
尽管“90后”是一个颇受社会争议的群体,但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热心公益,关注弱势群体发展,充满激情和创意。(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