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清晨5点,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摆龙村留守儿童王琴、王光妹、王光艳三姐妹起床了,她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学。
家里没有电灯,三姐妹合住的房间黑乎乎的,只靠一只光线很暗的二级管台灯照明。留守三姐妹跟着年迈的爷爷居住,长期以来她们过着艰辛的留守生活。
粗糙墙壁上孩子们的奖状最抢眼
王琴告诉记者,她13岁,现是高坡乡云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二妹叫王光妹,家人不知道她的准确出生日期,也在云顶小学上三年级;三妹王光艳,出生准确日期也没人知道,在云顶小学上学前班。
今年年初,眼看在她们家里,摇摇欲坠的木结构房屋实在不能支撑下去了,向亲友借钱改成了空心砖房,内外没有粉刷水泥,更没有白灰,因经济困难,厨房墙体灰沙都没用。但是,在这栋破烂不堪的房屋一角,几张奖状让人眼睛一亮,奖状上的名字是王琴,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三姐妹学习都很认真,成绩都很优异。
思念成苦涩“爸妈我们不想你”
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记者问孩子们想不想爸爸妈妈,三姐妹的话让记者愣住了:“我们不想!”
跟随三姐妹步行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她们就读的云顶小学。在云顶小学,留守儿童不少,但像王琴、王光妹、王光艳留守三姐妹这样多年没见到父母一眼,甚至连父母是什么模样都十分模糊的学生还很少见。
只有在想念的时间,人们才去写下思念的文字,但在校园墙上,不知道为何,孩子们用粉笔写下令人深思的字:“爸妈我们不想你”。
父母的模样在孩子的记忆里渐渐模糊
王琴告诉记者,爷爷说她两岁半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如今上小学五年级13岁的她对父母是啥模样都没有一点点记忆。整整十年,王琴和年迈的爷爷留守在家乡,祖孙俩相依为命。
“记不起是哪一年,也不晓得是哪一天,家里来了两个小女孩,说是我的妹妹。”
“她们是村上外出打工的人帮助带回来的。”王琴的爷爷王正文老人如此说。这个简陋房屋里突然增加了一倍的人口。
时间一天天过去,七十多岁的王正文说,树叶黄了又落,也记不清有好多次了,但仍没看见儿子归来,也没收到打工儿子的一分钱。留守,渐渐变成了无尽头的遥望。(贵州都市报 记者 吴东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