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他太多的牵挂
回到家和亲人团聚的日子,刘大江的心中还有挂念,他对亲友说,自己想到南京走走看看,看看自己以前住过的地方。昨天,网友和志愿者终于了了老人的这个心愿。
雨花台、中华门、中山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昨天,网友们陪着老人整整逛了一天。其实,这些地点中的大多数,对于已经七十多年来没有来南京的刘大江来说并不陌生。“老人11岁之前一直住在南京。”网友“雪域神舟”告诉记者。
刘大江的父亲曾在南京为官,11岁之前的刘大江一直住在长江路附近一个名叫“宗老爷巷”的地方,说起这里,老人如数家珍:“宗老爷巷在浮桥附近,‘浮’是漂浮的‘浮’,宗老爷巷,一直通到小营附近,就是演武的军营,离总统府不远……”。
然而,如今的南京城里已经无法找到“宗老爷巷”这个地名了。
“雪域神舟”请教了文史专家,终于弄清楚,所谓的“宗老爷巷”就是现在的长江后街,因明末清初曾任顺天学政的官员宗敦一居住在巷内而得名。民国时期,宗老爷巷改名为国府后街,新中国成立以后则随长江路改名为长江后街。
参加远征军浴血奋战
今年4月底,著名记者孙春龙发了一条微博:“缅甸远征军老兵找家:刘大江,老家在安徽太和县,1957年曾回国探亲。老人曾在山西、武汉参加抗战,是高射炮兵,后至印度兰姆伽入汽车兵第六团,反攻密支那,现居仰光。老人近期将回国探亲,希望能联系上安徽的亲人。”
短短的一条微博,记录的是一位流落异国的远征军老兵的烽火往事和坎坷人生。
今年93岁的刘大江原籍安徽省太和县,出生于南京。1936年,还在上海读书的刘大江投笔从戎,考上了南京防空学校。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还未毕业的刘大江被调到太原,参加忻口战役,这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但部队很快被装备精良的日军打散,刘大江流落到重庆,成为一名记者。不久,在国民政府组建远征军的号召下,刘大江再次入伍,随后被编入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直属汽车兵第六团,参加了著名的密支那战役。1944年远征军反攻作战开始以后,他随着部队一路向西推进滇西。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以后,刘大江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留在了缅甸仰光。当时,缅甸有不少华人,刘大江和战友们创办了华夏学校,在当地从事华文教学,刘大江成为一名华文老师。这以后的66年里,他只在1957年短暂地回国探亲,后来阴差阳错,和国内亲人失去了联系。而“回家”则一直是萦绕在老人心头挥之不去的心愿。
在网友和志愿者的帮助下,5月16日,刘大江终于从昆明、合肥辗转回到故乡太和县,见到了从1987年就失去联系的弟弟刘志远、侄子刘维亚、刘红等人。
昨天中午的“1912”街区,骄阳似火。一位九旬老人在一群志愿者的搀扶下,慢慢地审视着这熟悉而陌生的街景。当走到长江后街时,老人突然不停地重复:“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93年前,这位名叫刘大江的老人就出生在这条巷子里。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加入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并流落异国半个多世纪,和亲人彻底失去联系。此次在垂暮之年得以重回故乡,老人的一个心愿,就是再次来到南京,看一看让他魂牵梦萦的南京。
如今的长江后街已经没有一点当年的影子,但昨天中午,当老人走到长江后街时,却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童年住过的地方,并长久地驻足沉思。
长江后街开启了老人记忆的盒子,他回忆起距离这里不远的鸡鸣寺。“我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外祖父母就去鸡鸣寺烧了香求菩萨保佑。神奇的是,我的病情立马有了好转,欣喜若狂的外婆便顺着鸡鸣寺的台阶一级一级地跪拜上去……”“小时候过年,爷爷会带着我去夫子庙,买好看的兔子灯……”昨天,老人还特地到鸡鸣寺烧香,以纪念自己的外婆。
一天的南京之行,让刘老重拾了太多宝贵的往事,他对如今的南京也格外有感触:“我小时候的南京全是低矮的平房,灰蒙蒙的,而现在的南京变化太大了,全是高楼大厦,而且都是一群一群的!”老人对记者说,他已经为将来做好了打算,准备回缅甸后就办理回国的手续,准备在祖国安度自己的晚年。(记者 于峰 实习生 陆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