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各地红歌会渐入高潮 演出军装租金涨欲租先排号

2011年06月04日 13:28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各地红歌会渐入高潮演出军装租金涨欲租先排号
小演员们唱红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罗先生这两天有些抓狂某房产公司将前往上海参加总部的红歌合唱赛,“但现在‘船长’还没着落。”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找了一个多星期,还没找到能帮合唱队挑歌、选人、分声部的音乐老师:“今年的红歌比赛太多,找了好几个歌舞团,都告诉我早就排满档期了。”

  此外,罗先生原本打算租的30套红军演出服,也被告知“可能只有20套”,服装租赁公司的说法是,当天另外一个企业也要来借军装:“这几个月演出用的军装是稀缺资源,只有大家相互调剂一下了。”

  罗先生碰到的窘境并非个例,随着建党90周年纪念日临近,各地的红歌会也逐渐进入高潮,与之对应的,这时的艺术指导和红军装等演出服,突然成了最大的缺口。一位业内人士推断,到6月下旬,这种资源短缺现象还将集中爆发。

  指导老师:有钱也难找

  对罗先生来说,这次去上海的红歌比赛至关重要。罗先生告诉记者,早在5月中旬,他就开始为合唱团物色指导老师:“首先他要帮我们选人,选出30个左右适合唱红歌的职工;其次他需要帮我们选歌,选一些比赛中容易得高分的曲子;其他的话,就是帮我们分一下声部。”

  罗先生说,他们公司目前在德清,“指导老师的费用完全不是问题,如果每次晚上来上课,我们也都会全程用车接送。”但即便“钱不是问题”,罗先生至今还是“零斩获”,问了好几个杭州本地的艺术院团,答案都一致——“能教唱歌的,几个月前早就排满档期了。”

  周雪松是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下属合唱团的负责人,他向记者证实,团里凡是能教唱歌的,已经全部排满了任务:“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从街道到各级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在搞红歌会。”

  周雪松说,这一、两个月,他们就像上紧了发条一样在工作,除了完成团里每周固定2次的排练任务,剩下时间就在准备各种红歌比赛。“其实已经推掉好多场了,因为实在没时间,我这几天嗓子都哑了。”周雪松说。

  艺术院团:排练红歌“三班倒”

  稀缺,也意味着机遇,浙江交响乐团宣传总监陈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签了20多场有关红歌会的演出:“最近也有一些单位陆续找到我们,但6月份日程已经排得很满,时间上很容易撞车。”

  在陈耿的印象中,从5月1号开始,“红歌”逐渐成了乐团近期的一条“工作主线”。之前,他们刚刚帮温州总工会做了一场红歌伴奏——体育馆里,不同的单位按方阵坐在看台上:“轮到哪家唱,(队员)就从观众席上站起来,我们就在体育馆中间伴奏,很有气势。”

  交响乐团为红歌伴奏?听起来有些新意,但浙江交响乐团显然很重视“变通”带来的市场份额:“接下去,长兴、黄岩、台州……合同都早就签掉了。”陈耿说,这几年都在喊交响乐团走市场,这几个月的“红歌热潮”,正是最合适的实践机会:“这个时候,如果依旧抱着国外那些经典作品不放,才恰恰是缺乏市场眼光。”

  因为红歌曲目太多,目前浙交的乐手采取“三班倒”排练方式,“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估计一直要延续到7月份。”陈耿说。

  演出军装:要租先排号子

  “红歌进行时”,除了指导老师难找,舞台上红军装等演出服,在杭州更是到了“一服难求”的程度。

  昨天,记者以单位要排红歌赛为由,打电话给杭州天天艺术服饰。提到红军装,对方张口便是“需要预约排号子”:“今年特别紧俏,你如果要借民族服装,我们这里存货倒是很充裕。”随后对方查了订单,告诉记者“6月7号、8号、9号三天都已经有预约了”。当记者表示需要40套左右的红军装时,对方表示,目前只有6月12号有空档,“最好借一天就能及时还过来,因为后面还有人等着用。”

  至于费用,对方表示,如果要开发票的话,60元/套的价格基本就没什么商榷余地了。而据记者了解,前几年军装之类的演出服,租赁价格一直是30元至40元一套。

  随后,记者又给杭州冠幸服饰租赁打了电话,对方的说法和天天服饰如出一辙:“租借红军装的单子最近排得很满,如果要租,必须先缴纳10%—20%的订金。”之后,对方反复跟记者确认租借的时间,当记者表示“想6月12、13号借两天”,对方委婉提出要求:“最好13号当天就能还过来。”

  记者在淘宝上发现,像女兵海军装之类的冷门演出服,租赁价格甚至已经达到了150元/套,而每个店家都对租赁时间做了严格规定,通常是“演出前一天下午取或演出当天取, 演出后一天上午还”。

  除了服饰租赁店,还有什么方法能解军装演出服的燃眉之急?一位剧组的道具师告诉记者,如果真的很急,不妨试着向周边一些电影制片厂求援:“我们拍军旅戏的时候,也都是问电影制片厂借的服装,他们仓库里通常军装还是挺多的。”该道具师建议,如果是浙江的单位或公司,可以就近问问上海电影制片厂,“说不定就有收获。”本报记者 陈宇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