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父亲为女儿准备编特别嫁妆 收集其作文编书成册

2011年07月06日 14:21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父亲为女儿准备编特别嫁妆收集其作文编书成册
李九燕主编的《唐山城市建设管理志》即将出版。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手记

  在对李九燕采访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家庭中良好的读书环境:家中一柜一柜的图书,像是一座座等待开发的宝藏,走进这样一个家庭,你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李九燕一直强调,家庭中的读书氛围不是刻意营造的,只要家里有书,自然就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李九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观点。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李丹清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一,即将《红楼梦》读过20多遍,上初三前即读完了200多部文学名著。当年参加中考时,李丹清的语文成绩是全区第一。

  因为喜爱读书,20多年来,他投资10余万元购置书籍;因为喜爱读书,只念过初中的他学自考、念电大,最终获得本科学位;通过读书,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是让一家人都从读书中获益,这个人就是家住唐山市的李九燕。

  从小读书如痴如醉

  李九燕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12岁时父亲病故,留下母亲照顾姐弟几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像李九燕这样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只能早早放弃读书,早些挣钱补贴家用。

  “母亲收入很少,一个人供养姐弟几个上学显得力不从心,平时对我们的成绩并不是非常关心。”李九燕小时候学习并不出众,可是语文很好,非常喜欢看书。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钱买书,他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在路上见到写着文字的东西就要拿起来看看。

  李九燕的哥哥长大后,分配到青海铁路局宣传科工作,也很喜欢看书。还上小学的李九燕因此随着母亲一起来到青海投奔哥哥。在青海生活期间,李九燕在青海图书馆办了两个借书证,为的是能多借一本书。因为图书馆可以免费看书免费借书,李九燕课余时间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在其他小伙伴爬墙上树的时候,他一个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哥哥喜欢藏书,在家里存放了满满一壁橱书籍。我每天晚上都要到放书的壁橱里取出一本来看,有时拿起一本小说看进去就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看到天亮是经常事儿。”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母亲对李九燕看书还颇有微词,嫌费电又伤眼睛。为此,懂事的李九燕根据书上讲的物理学知识,用电线接上了一个小灯泡。凭借自己制作的这个照明工具,他在省电的同时看了很多有用的书籍。从此,他也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

  坚持读书改变命运

  唯一的女儿已经结婚,自己也已退居二线,按理说,今年58岁的李九燕应该悠闲地安享退休生活了。然而,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担起了主编《唐山城市建设管理志》的重任。与此同时,他自费万元购置了200多册唐山和其他城市的地方志,志在填补唐山解放前城市建设和地震后10年城市重建的资料空白。

  “我不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到现在我看到一本好书也是一口气看完,中间都不睡觉。”李九燕说。

  正是通过读书,李九燕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20世纪70年代他曾在工厂里当工人,因为文笔好,被选调进厂办做宣传工作。“当工人时我觉得自己读书挺多,到了厂办才发现读的书还很不够。”李九燕说,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他又借来公文写作等专业书籍,“每天晚上回家看书充电。”

  后来,李九燕又被调到工厂的宣传科专门从事宣传工作。很多人都觉得在宣传科挺好,但李九燕却并不满足。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自学,从1985年至1998年,连续获得了中文专业、法律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两个大专毕业证书和一个大本毕业证书,以及21个单科合格证书。也是通过阅读,他最终来到唐山市城管局工作。

  五年编成“特别嫁妆”

  女儿丹清大学毕业了,恋爱了。面对满意的对象,李九燕和妻子盘算着为女儿置备一个特别的嫁妆。两口子用了5年时间为女儿“做”书。里面有女儿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作文350多篇,以及她上小学以来的日记298篇,共40多万字,还有李九燕在每篇文章后面写的“为父评注”,总计2.8万多字。

  “这些日记记录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从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下性格、爱好、习惯形成的人生轨迹。”李九燕说,送给女儿这样一份结婚礼物,不仅是让她从自己的过去中找到自己,“读书、明理、做人,是我对女儿的希望,这也是我以书卷为嫁妆的原因所在。”

  同时,李九燕还将亲属来信整理成册,专门汇编了《家庭亲属往来书信汇辑(1976—2003年)》送给女儿。父亲在前言中写道:“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世界,一部家史就是一部缩写的社会历史。我的家庭世界虽不宏大,却也在几十年中有着长河的波澜。这部书信集里有欢乐,有悲伤,有感奋,有呻吟;有矛盾纠葛,有悲欢离合。兄姊弟的经历证明:人生就要积极用世,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记者 郭鹏 齐红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