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岭南写真:探访侨乡梅州千年古刹灵光寺

2011年07月17日 2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梅州7月17日电 题:探访侨乡梅州千年古刹灵光寺

  作者 杨草原 古敏灵 周涛

  千年古刹灵光寺位于广东梅州梅县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西麓,离梅州城区40多公里。该寺院虽然四面环山,却远近闻名,尤其是旅居海外的华侨每年都会不同时间来此祭拜。灵光寺成为他们心灵的归宿,他们也为灵光寺的修建捐资尽心尽力。

  据史料记载,灵光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福建省沙县人)创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

  灵光寺因其“灵验”而得名,又以“三绝”为神奇。在灵光寺的山门殿前,记者目睹了传说中的“一绝”,即被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树”。“生死树”为柏树,一荣一枯,生者高约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与生者相当,干粗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据灵光寺副住持释真强介绍,此树是建造圣寿寺之前由潘了拳大师亲手种植,树龄达1180多年,枯树已死了四百多年,而在枯树死后,生树也不再长高,两树相映成趣,因此被人们称为“爱情树”。

  进入寺门,两边为四大金刚,上挂清代康熙嘉应州举人陈鹗荐题匾“顶外无山”。在主殿大雄宝殿,前来供奉惭愧祖师的游客络绎不绝,但记者发现,殿内无论香火多么旺盛,人们都不会有烟熏呛鼻的感觉。释真强告诉记者,这是“斗八藻井”(俗称“菠萝顶”)起了作用,让香烛浓烟全部顺着殿中央正下的螺旋形风斗袅袅升空,而殿内不留一丝烟气。菠萝顶是该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此乃“二绝”。

  其“三绝”更为传奇。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每逢风吹过后,枯枝败叶就悄然落下,然而,落叶却不落在殿顶,长年累月,大殿屋顶上仍然片叶不留,至今成为人们心中的谜。

  释真强告诉记者,“三绝”的形成体现了客家民系先人的高超智慧,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更值得赞扬的是,灵光寺创建者惭愧祖师虽离开人世已越千年,但其善缘、功德十分显著,被后人千古传颂,因此前来供奉祖师和一睹“三绝”景观的人群常年不断。除了尽人皆知的“三绝”外,灵光寺还有不少神奇传说,如“五色雀”、“无笃(尾)石螺”、“片生熟鱼”,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为灵光寺更添一抹神秘色彩。

  灵光寺管理处陈经理告诉记者,灵光寺每年都迎来大批游客,其中有不少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和英国的海外华侨华人,他们为灵光寺的修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如旅美国华侨张宽粦先生和李婉琴女士、新加坡华侨黄伟桄先生和王美美女士、印度尼西亚的熊瞬威先生等都曾捐资。

  据了解,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打造旅游品牌,投资修建了歇石亭、粲花馆、陶茶亭、古银桥等旅游景点。目前,梅州灵光寺与“叶剑英纪念馆”和“雁南飞旅游度假村”相映成趣,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观光,成为连接海内外客属乡亲眷恋家乡的纽带。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