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约1824分钟你在站台上等待,别浪费,来打几拳。”
最近,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的站台上冒出了三根奇怪的柱子,还“招呼”来往乘客对它“拳打脚踢”,被网友们戏称为“能打跑‘鸭梨’(压力)的‘宣泄柱’”。对此,心理学家评说,此举虽然挺有创意,也出于善意,但个人的“压力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大家还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又不影响他人的方式。
等车无聊,踢两脚感觉蛮爽
前天中午12点,记者在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往莘庄方向的站台中间,找到了那三根“宣泄柱”。
“宣泄柱”上包着大约两个指节厚的黑色软垫,顶部用两根倒V形铁链与天花板相连,像个悬挂的黑色沙袋。软垫一侧写着“别浪费,来打几拳”,另一侧印有某运动品牌的大号商标。
趁中午人少,记者对着“宣泄柱”一阵拳打脚踢,感觉像打在厚海绵上,拳头一点不疼。看记者玩得来劲,旁边一位等车的年轻小伙也飞起几脚,把柱子踢得砰砰作响。“等车无聊,踢两脚感觉蛮爽的。”他说。
大约5分钟内,记者看到10多个小男孩和年轻男士对“宣泄柱”出拳,但大多只是打一两下就算,没人打个不停。
记者在站台上随机问了几名乘客,发觉大部分人对“宣泄柱”感觉不错,但也表示,地铁站是公众场所,自己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宣泄压力。还有几名乘客提到,“徐家汇是个大站,人来人往的,撩起来一脚没踢到柱子却踢了人怎么办?”
压力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应对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的高山川博士评论说,地铁站里设置“宣泄柱”,以一种特殊方式表达了对城市人群压力管理的关注,但他预计“实际作用有限”。
高山川说,目前学界公认的城市人群心理压力的几个主要来源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与健康压力。近年来,城市人群特别是大城市人群压力不断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压力释放不良,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双重后果。”首先,过大的压力会直接引发健康问题,比如失眠。已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得胃溃疡的概率更高。又有研究表明,进取心、侵略性较强的A型人格,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其他人格类型更高。其次,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心理健康。程度较轻的情况是脾气变坏;严重的话,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症等,不少患者对外界反应冷漠,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持续恶化下去,最后结果可能是自杀”。
压力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应对。“一般情况下,心理压力不会显现后果,但长期积累之后,就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意识到,压力积累也是一个‘积劳成疾’的过程,因此哪怕再忙,也应该见缝插针,做些自我调整。”高山川告诉记者,“调整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要注意选择,宣泄方式应该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体力,不影响他人。”
高山川认为,在地铁站打“宣泄柱”,并不太合适。“其实最好的减压方式是做运动;如果不爱做运动,到KTV唱歌、和朋友聊天、上微博做虚拟的社会交往,也都是好办法。”
激发受创者自我治愈的能力
上述种种减压方式,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压力。但当一个人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内心的巨大压力就不可能再以常规方式应对。
长期从事心理分析治疗的复旦大学心理学系陈侃博士告诉记者,天灾人祸之后,幸存者们常会因为内心的巨大压力,出现一种被称作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障碍。“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比如有一种常见的叫‘创伤记忆闪回’,幸存者对周围环境失去了安全感,不断做恶梦,梦中仍在经历创痛,而且这样的‘闪回’,在清醒时也可能出现。此外,失眠、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乃至记忆和认知发生问题,也都很常见。”
陈侃说,PTSD患者一方面有很多创伤引起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但另一方面,在表述创伤经历以此宣泄的时候,又容易因回忆而引起“再度受创”。对他们的治疗,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治疗取向,但各个“流派”都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尽量避免让患者想起创伤情景,而帮助患者构建一个“消化创伤”的情景,激发他们的自我治愈能力。
陈侃在临床上使用心理分析取向的“艺术治疗”方法,注重为患者营造“安全的表述环境”。她说,“我通常结合小组形式,以绘画、做雕塑等手段,鼓励患者用非语言的形式将恐惧、焦虑表达出来,绕开再度受创的可能,同时减压。”除了寻求专业帮助,患者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时就是“良药”。此外,让患者和有同样经历的幸存者分享感受,也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孤独和恐惧感。(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