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八旬老夫妇依靠养老金,十余年坚持救助流浪宠物,至今已收养了猫狗100余只。但善举如何不影响邻居生活,社区环境又该如何保障,两位老人给居委会和相关部门出了一道难题。
猫舍摆上马路
从通州路东余杭路路口不远处开始,6辆大大小小的简易板车沿着不宽的马路排开,一直排到了通州路35号门口。每辆板车上约10只铁笼叠了两层,每只铁笼里住着1只猫咪。周围居民告诉记者,这些板车和猫咪的主人是年过八旬的周老伯夫妇,两人住在附近老式民居内。
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些猫咪都是流浪猫,两位老人同时还收养了很多流浪狗,每天与猫狗同吃同住,而由于收养数量的不断增加,老人家里每个空间几乎都已被占据,如今只能把猫舍搬到了马路边。长此以往,不仅气味难闻,夜晚叫声不断,还要时刻担心疾病传染,这让邻居们苦不堪言。
对于居民们的抱怨,周老伯表示自己的行为完全出于保护流浪动物的目的,并向记者展示了一只右前腿已经完全腐烂变黑的猫咪。“这只猫是刚被人丢弃到这里来的,我还要自己花钱为它治疗。”两位老人告诉记者,每月的退休金几乎都用在这些收养的猫狗上面,自己却连衣服都买不起。
多次协商无果
老夫妇的行为给当地居委会出了难题。
据德裕居委会书记朱先生介绍,老夫妇收养流浪猫狗已经有十来个年头,并从早期的十余只猫发展到如今100余只猫和20余条狗。目前,居委会只能采取三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的方式,希望可以改善周边的环境卫生,但往往前一天刚打扫干净,后一天又已恢复原样。
朱先生告诉记者,附近居民对老夫妇收养猫狗的投诉不断,居委会也一直劝说老人把这些猫狗送人或放生,但是始终未果。2008年,居委会曾向周老伯提议把现有的房子外租,并由街道补贴差价,帮助他和老伴在市郊租借更宽敞的住所,最终这个建议还是被老人回绝了。
收养仍需量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或加入到了保护动物的行列中;但另一方面,也多次出现过因收养救治流浪动物、进而招致邻居投诉的情况。对此,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在不能保证猫狗良好生存条件的情况下,收养人需要量力而行。他指出,尽管收养人是出于善意,但周边居民同样享有安静生活的权利,收养人的行为不应对他人造成过多影响。
新出台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更明确规定:一户只能养一条狗,所救助的流浪狗身份也就成了问题。针对宠物狗无序繁殖的情况,条例明确“养犬人对犬只实施绝育,凭绝育证明,减半收取管理服务费”。不过对于猫咪的管理,目前却尚无相应法规可循。
好狗好猫义工团上海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相比较周老伯夫妇这样的大规模收养行为,更好的救助模式应该是每户收养一至两只。义工团将会在近日前往现场了解情况,争取能够说服老人同意对这些猫狗实施节育手术,再视情况给予后续帮助。(新民网 沈文林 实习生 王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