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裸婚”被贴上“无赖”标签是社会心理陷误区

2011年08月30日 13:2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热播,常有记者来问我对“裸婚”的看法,以及“‘裸婚’会不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据说一知名电视评论员在一档辩论节目中言之凿凿地“大声说”:“‘裸婚’是‘无奈的高尚加无赖的时尚’。”而一条“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的房地产广告也与之异曲同工。

  据说,《裸婚时代》电视剧改编自《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所谓的“裸婚”也就是结婚时无房、无车、无存款,没有钻戒、没有蜜月,仅领一张结婚证。

  其实,这样的“裸婚”并非是什么“80后”的新结婚方式,我们的祖辈、父辈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者中许多人都有着同样的“裸婚”经历,大多数当事人以及同时代的周围人都习以为常。而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今天,无房、无车、没存款、没钻戒的所谓“裸婚”却被视作另类,甚至与流氓、无赖画上了等号。这除了一些传媒已强调的所谓高房价的压迫外,其背后还有更深的社会心理层面的误区。

  一是社会刻板印象将男方视作结婚物质基础的主要提供者。所谓的“流氓”、“无赖”其实是对经济实力不足的男方的讥讽和贬损,也就是说,男方如果提出“裸婚”,他会被认为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缺乏进取心和赚钱能力,不靠谱,是耍赖。按照这个逻辑,女方不为婚房、婚礼的大笔支出操心、付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疑惑的是:如今的未婚女性多数都有稳定的职业,她们就不必为家庭经济作贡献?难道女人的价值仅限于结婚后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而不少男性也难以接受女方或其父母承担购房的主要资金,认为这会让自己没有面子,甚至会影响危及婚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是爱情被物质主义所替代。一些女性常将婚姻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在男方的经济实力乃至婚房、豪车上,认为情投意合、浪漫爱情都是虚幻的,只有偌大的婚房、气派的婚礼才是男方爱情承诺的兑现和婚后生活美满的保障,才会让女方产生可靠和信任的感觉。而且,尽管女方在购房、买车时没有出资,但产权证上却要签加上自己的名字,否则就缺乏诚意和安全感。

  三是不切实际的攀比心态。一些年轻人或其父母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为了人情面子,使结婚成了比拼自己实力和排场的舞台,不仅几房几厅,而且丰厚的嫁妆、壮观的车队、奢华的酒宴比比皆是,除了来宾的“份钱”水涨船高外,婚礼的主人更是不堪重负,尤其是那些被啃老的父母,其中一些甚至为此债台高筑,之后十多年的还贷负担和孩子养育也使自己沦为“房奴”、“孩奴”,以至家庭生活质量下降,心头常感觉奴役般的压抑。

  为此,我挺赞赏那些破旧俗立新风、敢于“裸婚”者的勇气,因为这在目前只是个别人的主动或反叛的选择之一(尽管其中不乏无奈之举),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也不会成为年轻人结婚时的主流取向。我个人的主要观点有三:

  首先,切忌将“裸婚”妖魔化。

  “裸婚”既不时尚也并非高尚,不宜把它标签化。无论是“全裸”还是“半裸”,或者是“豪华气派”、“富丽堂皇”,都只是不同个人的多元选择之一。将“裸婚”与“流氓”、“无赖”画等号,更是对郎财女貌、男强女弱、夫主妻从传统婚配模式和两性关系的招魂,甚至是将爱情物欲化,或对自己的婚姻缺乏信心的延伸。

  其次,结婚消费宜量力而为。

  大多数年轻人在结婚时工作时间不长、存款不多,要购买大面积住房、私家车,举办气派婚礼常力所难及。即使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然后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投入到子女的结婚消费上,但仍常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再说,子女有什么理由要把父母的养老备用金都啃得精光?万一父母有急用又如何解决?难道我们就不能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采取先购买小型房屋,或先租房,或先借居在父母家等多种方式,而非要“一步到位”买三房二厅的市中心居室?我们并不提倡大家都去“裸婚”,都不要买房、买车、买钻戒,而是强调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打肿脸充胖子”。盲目地追求高消费、比阔气、讲排场,只能换来一时的表面的光鲜、荣耀,也不符合适度从简、绿色低碳的现代婚俗文明,婚后沉重的还贷和父母养老的压力也将使自己喘不过气来,甚至诱发家庭冲突。尤其在农村,在大操大办、攀比从众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子女结婚成家成为压在父母身上的沉重负担,因为儿子盖房、操办婚事而返贫的现象不一而足。

  再次,社会应尊重多元的婚俗文化。

  无论采取何种居住、出行和婚礼形式,都是不同当事人的自我抉择,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可如今无论是婚庆公司还是大众传媒,为了商业利润而大肆渲染豪门贵族、娱乐明星举办一场浪漫婚典、购一套豪宅、一辆香车,送新娘一条项链、一个钻戒,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既令人叹为观止又让众多普通人、工薪阶层产生难以企及的莫名焦虑。因此,在婚房消费贪大求洋、“一步到位”、啃老现象普遍的今天,我们或许更应尊重那些买小型房、租房、借居父母家等“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的自愿选择;在婚宴规格节节攀高、婚车队伍蔚为壮观乃至结婚喜帖被戏称为“红色罚款单”的今天,或许轻装简从的旅游结婚、集体婚礼、慈善婚礼、颁证婚礼等更显风情、格调,更具文明节俭和多元选择的时代特征。

  即将进入神圣的婚姻殿堂的青年朋友们,我也要对你们“大声说”:假如你选择“裸婚”、“半裸婚”,那么,这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可取的!爱情无须以婚房、香车和钻戒作保证,或许在简约、绿色的婚俗文化中,在婚后共同奋斗所创建的暖巢中,更能感悟到真情的可贵,领略到婚姻的真谛,体验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徐安琪)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