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留在国内”的社论称,作为科研“熟练工”,中国大量优秀博士都去了海外实验室做博士后,而国内教授、研究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不断训练新手。为改变现状,中国一些优秀实验室已开始尝试留住优秀博士。
博士毕业后去海外开眼界,再回国做研究,一直被认为是一条科研成长的“康庄大道”。这背后,既有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境遇悬殊的无奈。对于中国的优秀博士来说,出国还是留下,似乎成了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博士后是学术传承的主力
“博士后”是一种科研岗位,是“预备役”科学家——要学习独立开展科研,包括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检验假设、解释并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及领导研究组。
“在学术的传承上,博士后是真正的‘种子’,他能让导师的学术思想长新枝、发新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周金秋告诉记者,博士后今后的研究方向往往会延续导师的方向。
周金秋说,国外很多著名学派的形成,就得益于博士后——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形成了一棵棵学术流派的繁茂大树。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也说,自己实验室历年的博士后会形成一个交流圈,有时他还必须加入这个圈子,汲取新鲜的学术思想。
然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程建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博士后主要来源是二三线城市高校毕业的博士,博士后被当作一个进入大城市的跳板,“结束博士后工作后,大部分希望到高校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做些科研,还有一部分选择去公司做研发或技术服务,真正留在科研单位专职从事科研的,则要与‘海归’竞争,压力非常大!”
对此,周金秋十分惋惜:“我们培养了优秀博士,却替别人培育了优良‘种子’。”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术之树将没有枝叶。
境遇悬殊,国外条件更诱人
《自然》杂志在社论中提到:中国实验室花费大量精力,把博士生训练成熟,导师们不得不忍痛将他们中最优秀者送去自己对手的实验室做博士后。
“其实,导师非常想留下他们,但为了他们的学术前途,导师还是积极把他们送出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一位管理人事的工作人员说,出国对博士至少有四点好处:
第一,国外博士后的年薪约4万美元,若能申请到经费,收入还可更高,养家糊口之余尚可有所积蓄;而国内博士后的年薪税前不足10万。第二,在国外一流实验室做博士后,起点更高。“两个博士后应聘研究员,一个来自国内实验室,一个来自麻省理工或哈佛医学院,你选哪一个?”他说,这很现实。
此外,博士后在国外与导师是合作关系,可独立开展课题,而在国内多数更像是导师的“打工仔”。还有,科研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去国外实验室有着天然的语言训练环境。
当然,近年也有“洋博士”回国做博士后——反可以“提前占位”做课题组长,熟悉国内学术圈、获得资源。
“创新突破”与“循序渐进”
中国的博士后体系似乎是:优秀人才留不住,留下的也很难获取必要的支持。如何突破这个怪圈?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已开始尝试突破。
这两家分别由王晓东、蒲慕明两位世界生命科学的“大腕”所领导,他们各自的实验室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冲着他们的个人魅力与学术建树,也有优秀博士愿意去做博士后。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自2008年起,在博士后培养机制上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生科院专设了博士后研究基金,为博士后提供领域前沿探索科研经费,周期2年,其中一部分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
该院还建立了博士后薪酬保底线、外租房补贴专项基金、与企业联合设立博士后奖励基金等一系列改善博士后生活条件的举措;成立博士后联谊会、设立博士后“求真”学术论坛等促进学术交流、交叉合作的长效机制。
通过这些举措,该院的博士后数量从2008年底的59人,迅速上升到2010年底的180多人,一些优秀博士留在该院,陆续与合作导师在《细胞》、《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我国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戴立信说,如果哪天中国科研单位能够收到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博士后申请,就说明科研实力真正强大了。(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