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子为农民工送水红遍网络:曾打过工 家里没电视

2011年09月04日 10:1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感 言

  致敬不如行动

  “我不忍心让桥下的农民工没水喝。”这就是李老发为农民工送水的理由。

  曾几何时,到了假期,学校时常组织“红领巾”去困难工人的家中帮助,我也是那些“红领巾”中的一员,曾几何时,夏季炽热的柏油路上,走过一群神色匆匆的少年朝拜者,学校楼道的墙壁上,贴着劳动英模的画像,孟泰、王进喜……

  很多年过去了。

  那些曾经举起焊枪的大手,早已烙满岁月的沧桑。我们不能仅靠怀旧的影视剧,来向劳动者致以敬意。一万次空泛的致敬,不如一次实际行动对他们更有帮助。劳动者需要的,是更多人实实在在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也许有一天,满身汗水挤上地铁的农民工兄弟不再遭受冷漠的白眼;也许有一天,背井离乡的打工子弟不再被城市的学校拒之门外;也许到了那一天,“送水哥”遍寻不到没水喝的农民工——只因他们真正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期待着“送水哥”下岗。

  尽管已被列为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候选人(见本报8月30日3版),但红遍网络的“送水哥”李老发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事”。“我没想过出名,说心里话,也不愿意出名。我想自己也就是行个小善,不值一提。”他如是说。事实上,他已隐名埋姓三年了。

  为此,本报记者走进了李老发的家,去亲身感受“送水哥”故事的平凡和伟大。

  “送水哥”也是农民工

  8月23日,郑州市南阳路北环桥下的饮水机旁,多出来3个水桶。上面还贴着字条,写着“‘送水哥’善心感人,谨送三个水桶,略表敬意”。落款为:一对老夫妇。

  “送水哥”名叫李老发,自2009年始,他每天坚持把家里自制的清水送到郑州市3个立交桥下的饮水机旁,免费供农民工解渴。如今,李老发“3年为农民工免费供水,始终不肯留姓名”的故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晨6点,李老发就要起床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机器接水。“水流得慢,接一桶大概要20分钟,起晚了耽误事儿。”指着摆在屋子一角的制水机,他告诉记者,机器是花3000多元买的,过滤出来的纯净水流得很慢,基本上是全家总动员,谁有空谁帮忙接,到中午18桶水才能接满,然后送到立交桥下的几个饮水点。

  由于每天都要把18桶水搬到楼下,以至于在过去的3年里,邻居们都以为李老发是送水工。到了农民工聚集的郑州市中州大道的三个天桥下,他二话不说就把水卸到饮水点,收完空桶立刻离开。三年来未曾间断,农民工们希望他留下姓名,他总是憨憨一笑,并不作答。

  每天几百公斤的水,对李老发的捷达车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车座已经被压得严重变形,减震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3年下来,他送的水至少有近两万桶,加上油费和制水成本,花费甚多,远远超过他的承受能力。

  其实“送水哥”并不富裕。“我也是农民工。最初的工作是收啤酒瓶,每天挣30元,和20个工友挤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后来,他来到郑州做绿化生意,生活才有了改善。去年他的生意只赚了4万多元,房贷也未还完。因此,他还曾向亲友借钱送水。

  “我不忍心让农民工没水喝”

  没有沙发、电视机,只有简易的饭桌和几把椅子,饮水机已是客厅里最显眼的家具——这是记者进入李老发家后的第一印象。此前,很多人都以为李老发是政府或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人觉得他是大老板。

  “家里可以省一点,可我不忍心让桥下等活儿的农民工没水喝。”谈起送水的起因,李老发感触道,刚来郑州时,自己跟他们情况差不多。夏天最难忍的就是口干舌燥,“到处找不到水喝,太难受了,花钱买水喝一天要6块钱,对农民工来说太贵了,舍不得。”做绿化生意这些年,李老发和农民工朝夕相处,“大家一起同吃同住,感觉特别亲”。

  李老发有开心的时候,8月13日一天送了62桶水,创了“送水史”里的最高纪录。但他也有生气的时候,三年来丢了280个水桶,很多是在半夜被偷偷拿走了。令他欣慰的是,如今立交桥下的公交调度人员和农民工会主动帮忙看桶。更让他感动的是,每次他的车刚靠近饮水机,就有几位等活儿的农民工招呼大伙儿:“‘送水哥’来了,弟兄们快来帮忙!”不一会儿,水桶就被他们搬下来了。

  “这3年来,因为一些委屈和难事,我很多次都不想再送水了。但是一想到一大群在桥底下等活儿干的农民工兄弟们可能因此没水喝,我就又不忍心了。”李老发说,“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做一件小善事,心里真的很舒服。家人也很支持我,妻子孩子会帮我灌水送水。”

  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农民工

  8月27日,郑州市委秘书长孙金献到李老发家中看望,并赠送他一台大容量制水机,以便节约送水时间。

  事实上,此前的3年间,由于立交桥下的饮水机很显眼,曾有不少人给媒体反映情况。在今年6月之前,由于刻意和媒体保持距离,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一些网友只好给他起名“送水哥”。李老发告诉记者,自己是故意不让别人知道。

  说起“送水哥”这三个字,李老发不禁笑了。他说,自己总觉得“送水的事儿太小,根本不值得宣扬”。有时为了躲媒体,他会刻意地加快送水速度,放下水桶后、拿起空桶,就立刻开车离开了。

  如今,“送水哥”早已家喻户晓。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的饮水点由原来的3个变成5个,并全部换成新的饮水机,一些市民还自费购买300件T恤和150套日用品送给桥下的农民工,一家家电卖场还承诺长期免费为饮水点更换饮水机。关注“送水哥”的网友们也组织起来,捐款为农民工购买了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还不断转发他的事迹,让这种“草根之爱”不断在网络上传递开来。

  看到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儿”被那么多人效仿,李老发连连感慨“没想到”。“‘送水哥’这名字比我真名还好听,但有这个名字我就很满足了,希望大家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和帮助农民工上,这也是我当初鼓足勇气面对大家的初衷。”(赵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