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最近,沸沸扬扬的“李阳家暴事件”令原本已经淡出社会视线的“家暴”话题重新被拾起。当人们再度谈论起这个带着野蛮、粗鲁味道的词汇、再度关注起那些深受其害、痛苦不堪的女性时,才发现“家暴”在当下并未走远,如何真正驱走它、切实维护女性的正当权益仍是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
“家暴”,并未走远的危害
“我原谅了他一次,两次,三次……到现在,已经数不清挨了几回打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9月15日上午,在省城一家医院的心理门诊,记者见到了市民尹爱芳(化名),结婚快7年的她提起自己的遭遇,激动的情绪仍难以平复。她告诉记者,丈夫在一家企业上班,平日里性格并不暴躁,可一旦喝了酒,就像变了一个人,常常情绪失控,借着酒劲使性子。
“有时候嘴里骂骂咧咧、摔砸东西,严重时就动手,我的脸、手都被打肿过。”说着说着,尹女士又抽泣了起来。
有数据显示,我国家暴发生率高达35.7%,而受害人则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遭受着程度不同的身体伤害。
“比起这,更严重的是带给家暴受害者心理的负面影响。”省城一位心理专家对记者表示,在日常的门诊中,因家暴原因前来寻求帮助的人有不少,而这已经给其中相当一部分女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产生了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长期作用下甚至可以引发精神疾病。
“打骂不断的家暴有时也会波及到子女,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小的创伤,这种长期持续的恶劣家庭氛围,更会对其性格、情感产生极不良影响,非常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在农村,还常被认作“家务事”
“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妇女,结婚才6年多,就被丈夫打断过两次腿。”9月16日,在省城开出租的肖师傅对记者坦言,如今在乡下,“打媳妇”的事儿也还时有发生,仍有一些男人会觉得那不过是挺正常的家务事。“男方觉得老婆是‘私有财产’,有了纠纷打骂一顿就能立刻解决;女方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顾及着家庭也总是一忍再忍。”
“文化层次较低、反家暴意识较淡薄,也是一些农村女性遭受家暴侵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某镇的妇联工作人员也坦言,总有一些女性在“万不得已”、“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方才找相关机构求助,而这往往已是屡次被打、造成严重后果之后。“一方面,部分农村女性在经济等方面过分依赖丈夫,缺乏更强的独立性,她们没有勇气和底气对家暴说‘不’;而另一方面,缺少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她们,也不知可以维权、如何维权,更始终认为‘家丑不能外扬’,保持沉默的行为使得有关部门不能及时干预,家暴行为非但得不到制止,反而可能日益恶化、不断加重,极有可能导致更大悲剧的发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