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道德滑坡”不是万能挡箭牌

2011年09月23日 16:25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地沟油问题,反映了社会伦理道德某种滑坡”;“地沟油这种根本就不能食用的东西竟然大举流入餐桌,折射了某些生产者为了追逐利润,丝毫没有社会伦理道德禁忌”;“地沟油成为公害,这是人性的丧失,是人性丑陋和阴暗的集中体现”……在公安部门首次全环节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后,“道德滑坡”成为各种讨伐声音里面的最强音。

  其实,这也并非“道德滑坡”首次得到如此“殊荣”。早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在“瘦肉精”事件中、在“老人倒地无人搀扶”事件中,“道德滑坡”就曾一次又一次地被拿出来,作为解释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成为有关部门淡化责任的挡箭牌。

  诚然,往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把地沟油这种令人作呕的东西送上餐桌,看到老人摔倒却没人愿意搀扶一把,确实表明我们社会道德“病”了,需要反思和矫正。然而,面对这些现象,仅仅进行道德层面的批判,是不够的。从表面上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道德滑坡,但道德滑坡的背后,却源于更深层次的原因,一味强调道德滑坡而忽视更深层方面的改进,是舍本逐末;为了淡化责任而激烈指责“道德滑坡”有转移视线之嫌。

  地沟油被送上餐桌,早有传闻。然而,当有专家提出“全国每年有200—300吨地沟油回流餐桌”时,有关部门却矢口否认,并称不存在地沟油大量流回餐桌现象。掩耳盗铃式的思维,让地沟油现象一次次失去治理机会。事实上,“九龙治水”、“几个大盖帽管不住一瓶油”,以及“怎么检测地沟油”、“地沟油有什么判断标准”等基本问题,都未解决,导致地沟油一直出于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生产和使用地沟油一本万利而无制裁之虞。殊不知,市场道德不能没有制度的护航,善良的人们也可能受利益诱惑而下水,必要的监管和机制没有到位,作为社会,又岂能单单突出道德的审判?

  再比如,面对“救人却被诬为撞人”这样的案例,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保护现场,查明真相,还社会一个清白;或者,当真相一时难以还原时,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在审判中不再循着“没撞人为何会救人”的单一思维,多给救人者一些司法鼓励,那么,“老人倒地无人敢救”的现象,是不是能少一些?

  显然,指责“道德滑坡”是容易的。但是,如果不分析“道德滑坡”背后的诸多问题,甚至把“道德滑坡”当作万能的挡箭牌,把问题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道德滑坡”,而撇开了监管缺位、激励扭曲和机制缺失,则是肤浅的,不负责任的。

  历史表明,越是市场经济初期,越是“道德滑坡”高发期,因为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市场参与者不守法、不守德,也能获利。因此,面对地沟油等诸多现象,当务之急不是仅止于指责“道德滑坡”,而是应当深入思考:如何进行相关制度的改进?(刘庆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