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子扮小姐发微博引粉丝 评论称轻信源于思维定势

2011年10月08日 10:18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名“失足女”发了401条微博,引出了20万粉丝的追捧,这是国庆之前,网上的又一奇观——这位自称“小姐、底层、80后”的“若小安”,在“她”的“接客日记”中倾诉了迎送生涯的 “辛酸”,讲述了对父母的“愧疚”,细节详尽、生动鲜活,于是粉丝为之倾倒,跟帖蜂拥而来,还包括“加V的名人和据说火眼金睛的意见领袖”,总之排山倒海。

  然而也是在国庆前两天,杭州警方一调查,便“还原”出这个“失足女”,原来是一已婚有子的须眉男儿身,他不是什么“性工作者”,而是一家传媒公司的杂志主编,结果理所当然地被治安处罚。

  “纯属虚构”的“角色扮演”,在于网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一再地去谴责这个 “若小安”,似乎并没有新意,然而正如有的网友所言,几十万微博网友以及认证用户“居然信了”,才是此事“最大的亮点”,这里头的“思维定势”,恐怕才是真正值得反思一下的。

  什么“定势”呢?一个“小姐”之所以引来万千倾心,有网友反思说,这无非是“满足空虚精神”而已,但依我所见,这个暧昧的“而已”,恐怕是看低了我们的粉丝们——更有网友指出,“救风尘是我们历来的遗传病,对文艺风尘女无法抵御更是国民共性弱点,而糙汉在网络上扮演才情女,则是中国互联网一项历史悠久、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这是颇有道理的,一个“小姐”,当“她”是个“雅妓”甚至是“名妓”时,更会博来特殊的好奇心和别样的窥探欲。所以“若小安”的“身世”和“泪水”一出,立即被想象丰富的粉丝捧为西湖边的“苏小小”和秦淮河上的“李香君”,那些其实肉麻香艳的描写,也一时成了“高雅清丽”的文字。这样一类“想入非非”,其实是一种所谓的“定势”。

  还有一种“定势”,就更是“习惯性”的了,“若小安热”热到后来,网上竟出来了“杭州失足女曝与多个官员有染”的“消息”,更是激起了莫大兴趣——“若小安”虽是假扮的,但“她”的微博中,有这样的内容吗?但是即便没有,或即便纯属杜撰,也可以朝“官员”上扯。似乎这样一扯,才有“力度”,才有“刺激”,才够“典型”,也才符合“批判精神”乃至“公民精神”。如果这个“小姐”,只是一般的风月,而无涉“官场”,不就不合乎当下一些围观者的胃口,显得十分的不过瘾吗?而“她”的“泪水”,也就缺少应有的“屈辱”。所以一定要“补足”这个“要素”,一定要合乎“定势”才行。

  在“若小安热”热到顶点时,“她”被称为“富有才情与见识”,“精神那么纯净、心灵如此善良”,还直指包括“贫困孩子上学难”的一些“社会问题”,以至于被认为“改变了世人对这个行当的陈旧偏见”,可见假冒扮演者,“对众多网友的心理、喜好和反应,把握得那样精准”,这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反思一下我们的心理定势、习惯喜好和固定反应,究竟有什么问题。互联网尤其是微博,是信息获取、分享和传播的好平台,但总有人利用我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制造一个个兴奋点,而我们在海量信息尤其是“很合口味”的流言前,尚难辨别,而从众心理更为强烈,于是酿成接连不断的热点和焦点,“若小安”事件不过是 “迭出”中的一出罢了。对于我们来说,一般的“不信谣”已经不够用了,面对已经有网友提出的 “我们为什么这样轻信”的反躬自问,反思一下我们的定势,我们的“心理”、“喜好”乃至“国民性”,也许更为重要。

  “若小安”真相大白,据说不少粉丝们 “一下崩溃”了——又上当了。然而也有不买账的,水落石出的当天,不就有当初热心报道此事的媒体,发表“虚拟映照现实”的高论,说虽然“若小安”是假的,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找不到真的“若小安”吗——这其实也是一种“定势”。(凌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