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强县78岁的老党员许久志,义务清扫公厕27载,寒暑不断,风雨无阻。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如此坚守?老许说:“劳动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不是负担。如果自己的劳动还能为大家伙儿服务,幸福就更大了。”
10月13日下午5时,须发花白的许久志拿起铁锨、笤帚走出家门,穿过马路,来到街对过的公厕。尽管已是深秋,但厕所的恶臭还是扑面而来。经过一个小时的打扫,公厕恢复了洁净,老许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他心情轻松地回到家,老伴已经做好了晚饭。倒上酒,喝两盅。老许说,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感到心里很舒坦。
“劳动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不是负担。如果自己的劳动还能为大家伙儿服务,幸福就更大了。”老许高兴地说,皱纹在脸上笑成了花。
看似简单,实属不易
许久志的家,位于武强县城朝阳路,与这个跟自己“结缘”27年的公厕隔街相望。
时光回溯到1984年。那一年,公厕刚建起,由于清扫不及时,没几天就下不去脚,里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路上行人掩鼻而过。
那时,许久志一家还住在平房里,家里没有厕所,也要到街上“方便”。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初衷,他义务承担起了打扫厕所的责任。
这个公厕可不好管。它坐落在武强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上,附近不仅有30多家商业门店,还有农业局、粮食局、交通局等许多机关单位,人流量特别大。“少的时候,到这儿‘方便’的一天也有四五百人。”许久志的辛苦,公厕对面临街理发店的老板最清楚。
一晃到了1994年,许久志从县农牧局退休,从此,每天打扫厕所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
他给自己安排一天清扫两次。一年365天,他每天早晨5时起床后,趁这时入厕人少开始第一次清扫工作。下午5时左右,再进行一次彻底清扫。
2003年,老许家把平房翻盖成二层小楼,自家有了厕所,但他白天从来都是去公厕“方便”。“捎带着看看,用不用临时打扫一下。”
清理公厕可不是件容易事。每天厕所内粪便淤积很多,老许用铁锨一点点疏通到下水道;有人在厕所里乱拉乱尿,或者酒喝多了吐一大摊,他仔细清走后再打扫干净;夏天,蝇蛆爬得满地,他用笤帚扫入簸箕再处理掉;冬天,粪便冻住,他还得回家烧热水,用热水冲开后再清理;冲厕的水阀在地下一米深的地方,他每次开水阀都要一条腿在上,一条腿在下,探进半个身子去拧,这几年岁数大了,这项看起来简单的工序,对他来说越来越费劲了……
“冬天夏天一个样,好天坏天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不管多么不容易,老许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县城的20多个公厕中,只有老许“照料”的这个最干净。为了这份干净,他用坏了100多把笤帚、6把铁锨、5个塑料桶。
“我觉得扫厕所挺好的,胳膊腿儿都能活动活动。”老许说,“这种劳动比去遛早好,既方便了别人还锻炼了身体。”他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比划了几个高难度的清扫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