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记者探访护路铁警:巡线一年可绕赤道一圈(图)(2)

2011年10月18日 16:50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与6个冷馒头

  2011年10月1日,中午12点10分。京津城际高铁沿线,辰泰桥下,无水无电的彩钢板岗亭内,年近5旬的护路保安黄金地正在倒开水。桌子上,是6个已经发硬的冷馒头。

  记者一行的突然到访,黄师傅很不适应,掸了掸裤腿上的尘土和草屑,又把手在衣服背后擦了擦,才匆忙和大家握手,让大家到小床上落座。不远处又有一人从荒草中向岗亭走来,他就是京津城际巡防大队教导员王景良。“是(民警)小王吗?”“是。今儿个我(巡线)第3趟了。没问题。”

  说话间,一辆时速近300公里的城际列车呼啸而过,耳膜间只留下风声。与此同时,京津城际巡防大队武清警务区监控室内,电脑上显示的是“铁路综合视频管理平台”的画面,通过该平台,当值民警可同时对4个沿线点位进行实时监控。

  “巡防大队承担天津界内64.243公里高铁的护路任务,分设40个岗点全天候监控。低路基路段,400米内就有民警或保安24小时在岗。黄师傅这个岗亭,管大约500米。高架路段,每隔八九百米也有人值班。所以,发现异常后,几分钟内就会有人到场处置。”王教导介绍说。

  “就吃这个啊,您?”记者望着这些馒头,有些辛酸,问黄师傅。“没通电,一次值班,24小时,这个方便。”“不远就有小饭馆,怎么不带饭去那儿热?”“那可不行!要是调度中心发现异常喊我我不在,出了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据了解,自京津城际2008年7月1日开通以来,京津城际巡防大队实现了零伤亡和零危行的骄人战绩。“不过,个别隐患依然存在。一是沿线的摄像头容易自然损坏,需要及时增补。再就是中环线普济河道立交桥下,总发现水泥路网被人为破坏的情况。300公里的时速下,人一靠近,就会被吸入列车下绞碎。尽管修补不断,但仍有人为图通行方便穿越护网。请记者同志帮我们再宣传一下,咱们谁都不想发生事故不是?”从岗亭出来,大队长黄少鹏说。

  从岗亭往外走,快到公路的时候,碰到了护路队员老黄的老伴。她捧着一个餐盒,几乎是一路小跑。见到记者一行,乐呵呵地打招呼:“过节了,给老头子炖了几个鸡腿,让他也高兴高兴……”

  记者手记

  寂寞、责任、速度、坚守……长达近一周的沿线采访,新闻记录本上写满了这样的关键词。写得最多的一个,是“平安”。

  这些最基层、最朴素的护路人员,有的自嘲是“最不风光”的警察,有的一个月的收入仅略多于本市最低收入标准,还有些是半义务的退休人员。问他们孤独与否,他们说习惯了;问他们苦不苦,累不累,他们还是会说习惯了。“你信吗?从7月1日到现在,我只回过两次家。我都不敢跟你说,因为说了,可能也没人会相信……”一个铁路派出所所长这样说。

  同行的夜班编辑很少外出采访,说这一次被深深感动了,因为这是最真实的声音,没有浮夸,没有“秀”。所以,我们愿意原汁原味地记录下这些窝棚一般的岗亭、每年被走坏的7双胶鞋,以及风驰电掣列车旁边的冷馒头。这,是催人泪下的细节,是平凡的力量,更是一曲无声的、普通劳动者的颂歌。

  两侧的荒草中,沿着铁道线,分别有一条通向远方的羊肠小道。

  这是距离河北省青县火车站最近的护路岗点,也是张磊巡线查岗的第一站。岗点两侧,3公里路段的护路工作都由这个岗点的3位护路保安轮班负责。而张磊,每个岗点每天至少得走一遍。

  换上张磊的雨靴,跟着他沿羊肠小道向南步行约400米,一直在关注身边护网的张磊忽然停了下来,然后爬上斜坡,麻利地掏出钢丝、铁钳,将护网上一根因锈蚀严重快要脱落的铁条绑好、拧紧。“我们这活儿啊,真没啥!主要就是查看护网是否完整、底部是否有空隙,护路保安是否在岗以及沿线有没有人靠近。但是发现一点问题,就不能含糊。”

  说话间,一位身着保安制服的中年男子沿小道迎面走来。“老闫,你当班啊,没什么情况吧?”“没事儿,一切正常。”“闫师傅,您这一天得走几趟啊?一趟大概要多长时间?”记者问。“每天至少4趟。时间?干我们这活儿的还真不太在意,但我数过步子,每次走回来,要比去的时候,多走1000多步……”

  这是个奇怪的答案。已经沿着铁道线走了15年的张磊解释说,“巡线经常是一个人,真是寂寞。没事的时候,就数自己走了多少步。去的时候,一般是6000多步,回来的时候,人累了,得走7000步以上……”

  走完3公里多荒草丛生的羊肠小道,是用了6000步还是7000步,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寞?又是怎样的一份坚守与责任?

  在蓟县洇溜镇吴家旺村的一个岗亭里,记者见到了另外一个驻扎在岗亭的老民警老万。“巡线是否孤独?我跟你说,习惯了,也就有了乐趣。我晚上在这岗亭里值夜啊,能清晰地听到旁边蓟港线夜里过了多少辆车,都不用看还能听出来,过的车是空车还是装满了煤……” (记者 罗骏 陈玉军 刘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