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学者建议修建“悦悦事件纪念碑”警醒国人(图)

2011年10月20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学者建议修建“悦悦事件纪念碑”警醒国人(图)
谈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悲恸、动情、反思、建议……19日,广东省社工委组织召开了第一场“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工、慈善组织人士、学者、医生们齐聚一堂,在表达悲愤之余,与会者都认为,舆论不应该过分放大该事件折射出的“冷漠”;同时建议修建“悦悦事件纪念碑”,以此来彰显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决心,并号召全民一起来构筑道德长城。

  女人大代表泪洒会场

  “我们医院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举全院之力抢救悦悦。”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广州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刘广秀首先表示了医院抢救悦悦的决心。他说,悦悦入院当天,院长、政委亲自组织专家研究抢救措施,还会同省内外、军内外专家进行会诊,并联系国内相关领域的院士商讨下一步救治方案。医护人员全程看护,精心治疗。他表示,目前小悦悦仍未脱离危险,但医院不会轻言放弃。

  随后发言的省人大代表谭燕红几度哽噎,泪洒会场。情绪冷静后的她说,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她建议,让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弘扬社会正气,任何见义勇为的行为都应纳入主流媒体中大力宣传。

  18个路人也需要关心

  “要把所有的伤害降到最低,也包括对那18个路人的宽容。”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社工麦国娟认为,如果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那18个路人,一旦发生网友所担心的路人“以死示清白”的悲剧,将会产生更大的伤害。她希望,在这些公共事件发生后,除物质等应急措施外,能有更多的社工介入。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忠烈说,小悦悦事件要带领大家向前看,向前进。不能把谴责的目光和责任都压到18个路人身上,也不要去人肉搜索这18个人,这个沉重的话题应该由每一个中国人去分担。

  广东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的赵春晖也指出,这些过路人中,家中可能就有留守儿童,他们为了一日三餐在外奔波,生活的困苦,可能会让他们对生活有些麻木,对生命有些漠视,他们本身也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

  勿将人性冷漠放大化

  “小悦悦事件整个被分成了九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但这九个节点被浓缩在了短短的7分钟内,才一次次地震撼人心。”省社科院研究员刘梦琴认为,这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记录了我们的道德刻度,但也不能说是道德沦丧,因为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缺少主流的文化,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出现。

  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项目运营负责人王东晟认为,勿借“小悦悦事件”将冷漠放大化。尽管如今出现众多“扶不起”的现象,但那只是个别事件,不能一棒子打死,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救灾,还是动车脱轨中,国人奋勇救人的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真正的冷漠不占多数。他认为,人为地夸大国人的道德沦丧,恰恰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好人好事多正面传播

  佛山市南海区社工黎玉婷认为,现在的社区居民不再像过去都是熟人社会,无论在外来工密集的社区还是在城市社区,都存在这样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她建议,从社区管理上进行创新,重点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恢复熟人社会的“邻里相望”。

  广东首善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崔世杰认为,现在的道德缺失,好人难做,是因为很多人在做好事前心理会有障碍,好人流血又流泪的个案让他们内心对做好人产生了犹豫。崔世杰认为,媒体的舆论导向很重要,对好人好事要多正面传播。

  中国好人网的创办人、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认为,做好事产生的一切风险都应该由社会来承担,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放下心里的包袱。

  王东晟认为,要想抚平人们心灵的创伤,扭转人们既已形成的明哲保身观念,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保障好人,让那些想讹人的不能讹。

  修建“悦悦事件纪念碑”

  谈方教授还建议,修建“小悦悦事件纪念碑”,警醒国人告诫子孙后代。他认为,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是广东省领导胸怀和负责的表现,知耻而后勇,他呼吁所有的人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好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做对得起良心的事情。

  谈方还透露,好人网将对救助小悦悦的陈贤妹阿姨及全家纳入长期跟踪帮助的对象,只要她和家人遇到了困难,无论是上学还是就医,好人网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倡议携手传达关爱

  广东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与会者既表明了积极鲜明的态度,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彰显了广东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赞成不要把“小悦悦事件”中的人情冷漠无限放大。尽管这次事件发生在南海,但这种见死不救的冷漠行为绝对不能代表南海人的精神风貌。

  他代表省社工委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乐善好施、传达关爱!让我们化虚为实,践于行动,伸出关爱之手,守望相助,把无疆的大爱精神一直延续下去。(薛江华、 黄亮、吴婉玲、 陈秋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