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验
白忙活一场,打卡机不理咱
这样的指纹到底灵光不灵光?日志发出后,不少深受指纹打卡“毒害”的网友纷纷转发,觉得“福利大了”。
百闻不如亲自一试,记者也按照日志中所说,找来了宽胶布、剪刀以及铝皮易拉罐等实验所需的物件。别看网帖中能将易拉罐的铝皮减的方方正正像模像样,但真正想把易拉罐很“规矩”地剪开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介于原帖中建议多剪两枚铝皮以备用的事实,记者依葫芦画瓢剪出了三枚铝片。实验正式开始
第二个步骤便是炮制指纹。原帖作者在日志中特别提醒,铝片的黑色是“熏”出来的而不是“烧”出来的。作为一名理科小白,记者在亲自实验后才发现,“熏”铝片还真需要门道。铝片上的黑色其实是蜡烛燃烧后的烟在铝片上凝结成的炭,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在熏的过程中只要把握好铝片的高度,很容易便能将铝片熏成黑色。
待铝片稍事冷却后,便将自己的大拇指狠狠摁上去,铝片上漆黑的“炭”便能在手指上描摹出黑色指纹的形状。指纹炮制完成,剩下的便是将指纹反粘到铝片上的过程,胶布粘手,手脚不太利落的大兄弟们在粘指纹时可以申请外援。因为记者在熏铝片时费了点周折,所以从剪易拉罐到最终将自制“指纹”粘到手指头上花了足足半小时。
做出指纹只是这个实验的准备工作,真正测试实验“灵光”与否的是在打卡机上的实践。记者让一位朋友也做出了这样的指纹,带到单位的打卡机上试图“打卡”,结果如何呢?打卡机却纹丝不动,甚至连“请重按手指”的提示都没有显示出来。实验正式宣告失败。
技术帝分析报告:
指纹打卡到底是怎么回事
传说中的对付指纹打卡机的“神帖”在记者亲自印证下证实,这样的自制“铝皮指纹”其实并不管用。指纹打卡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就此采访了指纹研究专家,专家表示,一般人的指纹有3种类型,口语中常说的“簸箕”指纹就是其中的箕型,因为纹路类似于簸箕而得名。其余两种为“斗型”和“弓型”。
而指纹打卡机的工作原理便是激光对指纹的凹凸纹线的反射。反射后形成的指纹和员工在登记时的指纹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是本人。“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指纹,所以打卡机一般还是比较精密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指纹打卡机一般都带有活体指纹识别功能,在识别指纹的同时还能够感应手指的温度。网帖中自制的“铝片指纹”为啥不能蒙混过关便是败在了手指温度感应这一环节上。杨甜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