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京交通委首次回应打车难 称不得以交接班拒载(2)

2011年10月28日 09:2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行业缺人加剧运力短缺

  10月25日,在北创出租车公司修理厂院内,院墙边停着数十辆出租车。一名修理工说,从四五月份起,公司有几十辆车闲置,“这都是司机不干后剩下的车,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剩下车。”

  10月25日至26日,记者在北创出租车公司发现,部分司机在办理双班车改单班车业务。其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对出租车公司而言,当然是双班车收的份儿钱更多,但现在缺人,没办法,只好把双班车改单班车,这也削减了运力,加剧了打车难。

  10月25日中午,记者在渔阳联合等出租车公司发现,数名司机正在办理交车事宜。

  “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干这个行,原来是城区司机干出租,2000年前后是郊区司机干出租,现在是郊区司机也不想干了,各公司都缺人。”10月26日,一名出租车公司负责人称。本报记者 张永生

  - 焦点

  空车招手不停难定是否拒载

  乘客看到有空车驶来,招手示意,空车不停车直接开过。

  不少乘客抱怨,曾在下雨天遭到如此“冷遇”,甚至一连多辆车经过都不停车。

  这种情况是否算拒载?新月联合出租汽车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法规对此种情况并未明确,不好界定。

  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给出的拒载界定是,出租车显示空车标志,得知去向后拒绝,或虽未显示空车标志,但主动询问乘客去向,得知去向后拒绝载客等行为均属于拒载。

  新月联合出租汽车公司该负责人说,“空车招手不停”的情况并非发生在“得知乘客去向”之后,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拒载。但在市民看来,“招手不停”就是拒载,也有过类似投诉。

  该负责人介绍,他所了解的只有江苏常州对这种情况有过明确界定,“出租车亮着空车灯在行驶中,乘客招手时出租车驾驶员因观察前方道路情况,而没停车的不属于拒载。”该负责人说,从目前的法规来看,判定“空车招手不停”为拒载和法规的确有冲突,因此多半不会将其列为拒载。

  - 链接

  《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除下列情形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载客或者中途终止客运服务:

  (一)乘客在禁止停车的路段招手拦车;

  (二)乘客携带违禁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污损车辆的物品乘车;

  (三)醉酒者、精神病患者在无人监护下乘车;

  (四)乘客要求出本市或者在夜间到远郊区、县而不按规定随驾驶员进行登记;

  (五)乘客的要求有其他违反出租汽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规定的。

  - 应对

  首汽 3次拒载解约

  首汽集团此前表示,为打击拒载绕路等行为,一旦的哥拒载被乘客投诉,将被列入黑名单,记录将长期跟随的哥,3次拒载将被解除合同。

  此外,首汽集团还引入网络监督程序,一旦的哥有拒载等不良行为被微博转发超过2000次以上,查实后也将被列入黑名单,并接受相应培训和处罚。

  新月联合 防拒载靠教育

  新月联合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接到拒载投诉后,当事司机应回公司把事情经过讲清楚,公司也会找投诉乘客复核,最后会将处理意见和结果与乘客沟通。

  该负责人说,情况严重的,司机将停车学习3到5天。要是一个月当中连续出现两次,会增加学习的天数。

  “主要是加强司机的教育和学习。”该负责人说,各分公司定期组织例会,讨论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些严重违纪的典型案例还会做成课件,在例会上宣讲,特别严重的会让司机现身说法。

  - 专家建议

  交接班避开早晚高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交通部法律咨询专家刘莘介绍,北京出租车因“交接班”而拒载在全国不是最严重的。她说,杭州出租车早9点交接,晚18点交接,对交通影响更大。北京多数出租车晚班交接时间在18时,对晚高峰影响很突出。下班打车总能遇到司机因不顺路拒载。她建议,管理部门可调整出租车交班时间,尽量降低影响。

  出租总量适当增长

  刘莘说,交通管理部门应该算出一组数据,分析市民出行的需求和出租车的供需量。

  管理部门总是拿车辆增加会加剧道路资源占用的理由说事,但交通出行不能只算一本账,公交、地铁等要全面发展,在目前公交车等公共出行方式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出租车。

  发展个人出租新市场

  出租车运营企业将市场割据,司机处于最底层的被盘剥状态。公司向司机收取高额的“份子”钱,名为集中管理,其实是利益格局。

  刘莘建议,如果不打破现有的格局,可以试行双轨制管理,新增加的出租车由个人购置,出租车公司收很少的安全管理费用,利用市场规律逐渐转变现在的管理方式。(郭超 汤旸 孙纯霞 王贵彬 郭延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