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可以用胸怀壮志来形容”
在多次电话预约和短信交流之后,张晓松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次采访是在11月3日深夜11点半开始的,而且是在网上。
“我真是太忙了,实在是太累了。”甚至,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他也懒得多打字,大多用简短的几个字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张晓松是河北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身上只带了父母给的800元钱。
“那时候,可以用胸怀壮志来形容吧。”虽然,当时和朋友合租挤在一间几平米的小屋里,可是他喜欢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安慰和激励自己。
他刚开始的工作是销售电脑,基本工资只有500元钱,卖出电脑后可以拿提成。
他当初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攒够一定的资金,积累一定的经验,建立一定的人脉,然后自己开一个店铺。
在当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电脑销售员之后,他积攒了6万元钱,然后和两个朋友每人拿出4万元,合伙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店铺销售电子产品。
现在,张晓松自己干,主要是做U盘批发,他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实现了目标没有。“其它的也卖,说实话,我都说不清我到底卖什么,反正是什么挣钱卖什么。”
对于未来何去何从,张晓松说自己没时间去想这些事情。生活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他已经惯性地跟着旋转,停不下来,也许他根本不愿去想。
面对现实,宋时奎也坦言:“我读博士时的雄心壮志早已灰飞烟灭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宋时奎应该算不上“蚁族”,用“蜗居”来形容比较合适。他现在一家外企工作,工资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外企不给解决户口问题。
但宋时奎所面对的,和大多数“蚁族”并没有太大区别。
宋时奎是那种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他是山东莒县人。1991年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县城教书。连续参加6次考试后,他终于在2000年考上了研究生,然后又继续读博士。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博士。
2008年宋时奎博士毕业时已经38岁了,他本来还想出国深造,但是实在没有经济来源来支撑。为了供他上学,妻子在农村省吃俭用还借了不少钱。他和妻子1994年结婚,1995年儿子出生了。妻子在家一边照顾儿子一边供他读书,“她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毕业之后,他只能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面对找工作的艰难,尽管他在2007年做的实验课题大豆基因转化成功。
他曾回学校所在地的一家农科所应聘,是导师推荐的,投了简历后一直没有音讯。
后来,也是在导师的帮助下,他到了一家外企工作。
“我妻子说,我这个学不该上。”宋时奎说,为了上学他已经和妻儿分居多年,“我甚至不知道儿子上几年级,他上五年级的时候我还买四年级的书邮寄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