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小悦悦事件折射社交困境:邻里无交流相识不相知(2)

2011年11月08日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要么留守,要么危险

  2011年夏天,原本打算将两个孩子留在山东老家的妈妈曲菲菲,还是将他们带回了广东。她的儿子王硕,今年7岁;女儿王悦,刚满2岁。

  六年前,在老乡的介绍下,曲菲菲和老公王持昌在广佛五金城租下了27座的一个店面,经营轴承生意。两人都是80后,性情直爽,一家四口始终住在店面楼上的阁楼里。

  在杨丽的印象中,小悦悦家算不上收入丰富,但四口人过得其乐融融,家里时常炖点排骨鸡翅,几年积蓄买了辆别克轿车,两口子偶尔还带孩子去广州动物园玩。

  悦悦出事前一段时间,曲菲菲高兴地告诉隔壁一家筛网店的老板娘杨丽,最近几个月生意有了点起色,“甭管多辛苦,一家人在一起,看着孩子长大,像乐开花一样,感觉非常幸福。”

  在邻居们眼里,悦悦和哥哥有点“长反了”,悦悦比较壮,好动,而哥哥比较瘦弱,喜欢安静地画画儿。一次,兄妹俩见到邻居家小朋友有一些放在金鱼缸里的彩色玻璃石,非常喜欢,就商量着要把它们拿走,被邻居家的孩子发现了,过来阻止。当时悦悦张开双臂站在哥哥面前,冲着比她高大的孩子喊:“别挡我哥哥!”

  虽然店面的阁楼狭窄拥挤,但夫妻俩一直不愿意把孩子放在老家。“还是舍不得啊。”回来后,曲菲菲告诉杨丽,“我给大昌(指王持昌)打电话,说要放下孩子,老公说不行,都带过来,一个都不能放。我就说,那带过来你也要帮忙看啊。”

  大昌的这句话,让杨丽羡慕不已。杨丽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却被留在河北老家。听了曲菲菲的话,她回家对老公抱怨:“你还没有人家大昌心疼孩子,连句那样的话也不会说。”

  说归说,没有人比当妈妈的更明白边做生意边拉扯孩子的苦处。

  杨丽两岁的小儿子强强,常和小悦悦一块玩耍。玩具简单而有限:玻璃球、橡皮鸭、纸箱子、海绵板,或者容易割伤手指的玻璃纤维网。各种筛网堆得高高的,杨丽每天都要费力气清出一片小地方,让孩子们活动。

  然而,三十来平方米的档口(广东口语中的“店铺”)远远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杨丽去一下卫生间,儿子便像泥鳅一样钻出门去了。

  档口外就是庞大的五金城,各种噪声此伏彼起:汽车发动机的嗡嗡声、摩托车尖锐的笛声、电锯工作的哧哧声、搬动纸箱的闷响、展开各种五金料时的嘶嘶声……以及收废品的、擦鞋的、卖糖葫芦的各种叫卖声。

  “一点清静的地方都没有,脑子整天轰轰的。”杨丽父母这样形容。他们曾过来帮女儿带孩子,终究不习惯,几个月后甩手回了农村老家。

  五金城内,南北向道路宽约十米,东西向略窄,井字形纵横交错,没有红绿灯,没有限行速度,当然,也没有警察和电子监控摄像。

  带在身边是危险,放在家里是留守。杨丽无可奈何地将两个孩子留在老家后,靠每晚打电话缓解思念。她还总结出些积极因素,弥补不得不与孩子分离后的歉疚:佛山语言环境太杂,强强说话比一般孩子要晚,两岁多还只能两个词语一组地往外蹦,连不成完整的句子。如今回到家里,表达好得多,也长胖了,原来只有22斤,现在长到25斤。大女儿在家里上学,不需要花每年8000多的学费,又省下一笔开支……

  尽管如此,杨丽还是非常理解曲菲菲的那句“你也要帮忙看哦”,她还记得强强刚学会写数字时,常常把“3”写反,杨丽却很少有耐心慢慢去教,“只会发脾气,哇哇叫”——每天从早上八点开始,讨价还价、看紧孩子、买菜做饭,已将她的精力和耐心消磨殆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