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村会计48年记录家庭账 1963年家庭收入1007元

2011年11月10日 13:5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村会计48年记录家庭账1963年家庭收入1007元
李润田在记账。陈壮志 孟德坤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48年来,家里的收支明细、生活的点滴变化,都被房山韩村河镇西营村年过八旬的老会计李润田,一笔一画记录下来。戴上老花镜,翻开一册册泛黄的账本,昨天,跟随李润田老人的讲述,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好像过电影般闪现在记者眼前。

  从仅够温饱到吃营养餐

  虽已是83岁高龄,但一说起家中账册上的记载,李润田老人每一笔都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而给他感触最深的,无疑就是家庭收入栏中的数字。

  “这是1963年的家庭收入,全家10口人,年收入1007元,每个人才合100多块钱,再平均到月上,每个人连10块钱都不到了。”李润田将账册翻到了1963年那一页,那时,李润田家除了两把干活儿用的农具,再无其他家当。“我在生产队干活儿,靠挣工分养家,一天干下来最多就挣8毛钱。”李润田回忆说,当年他们两口子挣的钱仅够一家人的口粮。

  泛黄的页面一翻,到了1983年,李润田家终于有了一件正经家当——黑白电视机。就在这一年,除了买家用电器,他家的人均年收入翻了9倍。“1983年分家了,家里还剩3口人,收入却比1963年时多了一倍多,年收入是2678元,平均每人快900块钱了。”李润田指着账册中1983年的记载,记者的思绪也跟着向后飞逝了20年。

  1993年当年,李润田和老伴儿的年收入总和突破了万元大关,达到了10471元。令李润田更加欣喜的是,这样的增长还在一直持续。到去年,他家的收入已接近两万元了。“想想当年为了吃饱肚子发愁,而今,孩子们都开始给我们老两口定营养餐了,什么牛奶、麦片、水果,周周不重样。”李润田说着一脸自豪。

  从守着地头到外出旅游

  收入的增加,让李润田一家不再为温饱而烦恼,生活对他来说不再是由干活、吃饭、休息三个点穿成的一条线,而是一幅画轴,正在慢慢铺开。

  除了家庭收入情况,李润田的账册还记载着一张“地图”,上面写着他去过的城市。从他越走越远的城市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也正越过越好。

  “原来看人家出去旅游,自己很羡慕,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哪儿都没有去过。”李润田回忆说,当时自己实在想出去转转了,就骑着三轮车在村里逛逛。

  “2007年总算出了村,去了趟天津。”李润田翻开账册,指点着说道。“花了122块钱,基本什么都没买,就图出了趟门儿。”这趟出行虽不算远,但却是年近八旬的李润田第一次离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有了这次出行经历,李润田对旅游充满了向往。如果说2007年的天津还不足以称为长途旅行的话,那么在2008年李润田总算是出了趟远门儿。在他账册2008年的出行栏中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地名, 山东、华东五市等赫然在列。更令记者惊喜的是,这一年的出行,不光是距离远了,出行的工具也发生了质的转变,汽车变成了飞机。

  “2009年山西、辽宁、山东青岛”,“2010年唐山”,“2011年山东日照”……账册记录着李润田每一年的出行,“如今,华东这块儿都走遍了,往后说不准我跟老伴儿还要出个国。”老人摘下眼镜,笑得灿烂。

  好日子源自好政策

  收入多了、日子丰富多彩了,面对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变化,李润田感慨良多。

  “1983年是一个分水岭。”那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李润田的账册中清晰地记录着当时他家分地的面积,“全家分地3.2亩,这下不光能满足温饱,还能有点儿富余了,比起之前,日子松快多了。”

  48年的账本中,改变李润田生活的分水岭何止一座。农业税减免、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养老金提高,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带动着账册上收入数字的增长,每一项政策的完善,都巩固着账册上收入数字的稳定。李润田老人说,这48年,每一年账册中的数字都在改变,账册外的生活都在改善,“这日子过得有奔头!”(陈壮志 孟德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