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光棍节折射变化中的婚恋观 热闹背后藏着无奈

2011年11月11日 0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10日,由某国际品牌公司组织的“告别单身,温暖分享”情爱表白活动中,深圳对对情侣情意绵绵。中新社发 陈文 摄  

  中新网11月11日电 题:光棍节折射变化中的婚恋观 热闹背后藏着无奈

  作者:阚枫

  光棍促销季、单身派对套餐……商家们的“节庆战役”又一次打响,网络上,光棍证书、光棍T恤也成了最近热卖的潮品,这一切都瞄准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被网友称为“世纪光棍节”的日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当作一种时尚潮流来庆祝,在戏谑娱乐的背后,有他们婚恋态度的改变,也有迫于婚恋压力的无奈。

  “我光棍,我骄傲”:越来越多的“主动单身”

  11月2日,在人流密集的北京西单商业区,四个女孩扯起了一条写有“今年光棍节,坚决不光棍”的横幅,以此宣誓要在光棍节前找到自己的伴侣,告别单身。

  在网上,“2011让我们脱光”的口号被网友们推为这个“世纪光棍节”的主题,单身一族希望在这天收获爱情,就此“脱光”,情侣们也希望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登记结婚,牵手一生。但是,“这毕竟是个光棍们的节日”,还处在单身状态的李心怡丝毫没有打算赶在这个“光棍节”之前找到另一半,她已经和几个单身好友约好,和往年一样,在11月11日晚上他们将举行又一年的“单身大聚餐”。

  今年已经28岁的李心怡在北京一家网游公司做市场运营工作,从大学毕业之后她就再没谈过恋爱,“刚工作头几年,光顾着让自己稳定下来,一心忙着努力工作,后来就慢慢‘剩’下了,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我还是觉得感情的事情不能将就,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没必要给自己压力”,李心怡说她是那种从“被动单身”成功转向“主动单身”的典型。

  李心怡坦言虽然家人介绍的相亲机会也不少,但是她还是更相信缘分和自己感觉,“寻找真爱的路上,我并不着急‘脱光’”,她介绍,在她周围的朋友中,主动单身已经是种潮流。

  正如李心怡说的那样,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多元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思想,并不迫于年龄压力为了结婚而结婚。

  对此,在北京一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从事婚恋心理咨询的顾女士介绍,现在处在适婚年龄的年轻人以80后为主,而且多为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比较不容易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伴随着渐趋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代人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

  顾女士分析,从小就追求个性独立的当下年轻一代,他们对待婚恋感情时更看重思想的交流,喜欢跟着感觉走,要求有共同语言;就社会环境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中国社会结婚年龄整体后移,加上如今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这些都使社会对单身现象更加包容,年轻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也在逐渐降低,“剩男剩女”已经不再代表着“老大难”。

  “谈情说爱不容易”:“剩”问题或越发严重

  对于“剩男”与“剩女”的形成,网络上流行着各种版本的解释,其中有一种推理是从“男强女弱”传统家庭观念入手。

  这种解释先将人们按个人综合条件的高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层面,于是A男选择B女,B男选择C女,C男选择D女,那么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当今的“剩男、剩女”。这种现象也被网友调侃为“旱的能旱死,涝的能涝死”。从个人条件来看,此解释还推导出社会中的“剩女”多是因为条件优越而选择性的剩下,而众多“剩男”才真正面临着婚恋压力,

  网友们给出的各种分析,其科学性可能值得商榷,但是从中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看,“剩男”问题似乎更需要社会关注。由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以及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攀升,在本世纪的中国婚姻市场上,男性婚姻挤压矛盾加剧将成为必然。

  从1982年到2010年,在中国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一直在不断加剧,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8.08。这意味着,按比例来说,100个女孩要面对118.08个男孩,而且这还是一个平均数,在一些省份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130,据推断,按照这个比例,到2020年中国将会出现3000万“单身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