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京黑职介一条街调查:九成无执照 卖血明码标价

2011年11月14日 15:4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黑职介一条街调查:九成无执照卖血明码标价
北京马驹桥的黑职介一条街。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东南郊的马驹桥商业街,几家服装店放出的音乐混杂在一起,店员站在门前吆喝着招徕顾客。2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街头主体,他们一边吃着煎饼果子,一边大声地聊着天。过路的汽车卷起一阵尘土,伴着街边脏水散发出的臭味扑向他们。

  马驹桥位于通州区与大兴区交界处,毗邻南六环,可以很快到达亦庄开发区。马驹桥镇的介绍中写道:“常住人口40239人,外来人口近8万人”。

  沿着商业街一直向北,在胡同中有一片低矮的平房。走进胡同,黄色的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公司招聘,月薪2500元以上,管吃有班车”、“500强企业招聘”。近百家职介的招牌一个挨着一个,在每条胡同中摆开了招工架势。一间屋子、两个人、几张桌子就组成了一家职介所。绝大多数的职介所屋内张贴的只有招工信息,而营业执照及相关职介证书却无迹可寻。

  马驹桥已经形成了“黑职介一条街”,在这里,众多年轻人成为猎物,没有保险,甚至没有安全保障,许多年轻人在一块危机不断的灰色地带寻找着工作的机会。

  小卖店兼职黑中介

  “介绍个工作要啥执照和证啊,给你介绍工作,我们这是做好事。”

  沿着兴华中街向东,一直到马驹桥商业街的两站地中,一个挨着一个的职介占据了路边大部分的铺面,一个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玻璃和墙上贴满了写着招聘信息的黄纸,“××公司招聘普工,月薪2500元,管吃有班车”、“月薪3000元以上,包吃包住保进……”

  路两侧的电线杆上,贴着的招聘虽被清理过,但是仍旧残留着“招聘”、“提成”、“奖金”字样。在被称为“黑职介一条街”的马驹桥商业街旁,路边经常有人举着招聘的牌子,逢人就问:“您找工作吗?”只要填写一张包含基本信息的表格,求职者就会被领到一旁的面包车中,由一位西装革履的人士进行面试,工作方向是房地产销售。

  职介所挂出的名头也各不相同,有的写着“劳务公司”,有的挂着“家政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也有的直接“裸奔”,在小卖店或是熟食店中开辟一项介绍工作的“副业”。

  一条胡同旁,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招工信息,继续向里则能看到近十家职介所。在一个不大的房间中,一半被小卖店占据,而另一半则贴满了用工信息。小卖店老板坐在玻璃柜台里把视线从电视机转移到了记者身上,“买东西还是找工作?”

  老板开腔介绍起来,“有的工作不收中介费,但是不保你能进去;收中介费也就是收一二百块钱,能保你进厂。”他告诉记者,马驹桥附近的中介已经形成多年,他是看到职介赚钱后在小卖店中加入了这么一项业务,“介绍个工作要啥执照和证啊,给你介绍工作,我们这是做好事。”他一直坚称自己是小卖店的老板,职介所只是他的“兼职”。

  九成中介无执照

  小作坊式的“黑中介”,门店里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雇一两个外地人就可以开张。

  走进另一家职介所,门口和屋内的墙壁上贴着诺基亚、富士康、三洋、松下等著名企业的招工信息,不时地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走进,快速浏览着用工信息,很快又走进了下一家职介所。“看了一阵子,发现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区别,除了普通操作工,基本上不招别的职位,我想再找个看着敞亮点的,比较大的店。”19岁的小刘来自河南,想找一个挣得多还管吃住的工作。

  沿着马驹桥商业街,记者走了20多家职介所后发现,职介所的面积基本都在10平方米左右,多的只有3个工作人员,少的只有1个人坐在屋子里接待着求职者,每个职介所中总会有五六个年轻人或坐着填表,或扫视着招工信息。

  在屋子里的墙壁上,记者只看到了招工信息和公司简介,并未发现营业执照以及其他证件。“我们这儿只是一个营业点,照在我们总公司呢。这么多人都在我们这儿找工作,你有什么可害怕的?再说了,马驹桥这儿的中介几乎都没有照。”桌上的电话响起,守着职介所的女人随手甩给记者一个本子,“把你的姓名和电话登记上,我们这儿工作的机会多得是,还能给你签合同,上保险。”

  在另一家职介所中,一名女经理正在给怀中的孩子喂奶,看到记者走进,她整理了一下衣服,从破旧的沙发上坐回桌子旁边。“在我这儿找工作你就放心吧,我们是有照的。”她用手指了指沙发后面的《工商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的复印件告诉记者,在马驹桥地区有大小中介近百家,其中有相关资质的不到10家,她就是其中一家。那些无照经营的黑中介则是马驹桥的主流,大多是小作坊式的“黑中介”,几乎都是在门店里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雇一两个外地的年轻人,就可以开张做生意了。“我们这儿是一个门市店,我们总公司有一层楼那么大呢。”

  拆掉座椅的“黑班车”

  “能坐8个人的小面包,一下子能挤进去20来个人。”

  “有临时工吗?”20岁的董伟走进兴华中街的一家写着“××人才市场”的店铺,“今天没有了,明天有,你把电话留下吧,明天早上六点半在这儿集合一起走。”董伟在本子上留下了电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