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对贵阳人的褒奖
“激动!振奋!自豪!”尽管已看过几遍这条新闻,但昨日下午接受采访时,贵阳市文明办主任侯楠仍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油然而生的这三种感受,可以说是咱们贵阳市10多年来‘创文’工作取得的成果。”
在侯楠看来,黄友翠和她“不差钱”的无人售报摊,“既是偶然,但也透视出必然!”侯楠介绍,近年来,贵阳涌现出多位全国知晓的道德模范:如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保姆妈妈”李泽英,11年如一日坚持免费送孩子读书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彭文军,以及不久前面对500万元巨奖平淡如水的诚信彩票销售员袁宗义等。“他们的身上,都折射出如今贵阳市民的诚信品质。”
“如果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是一份最厚重的礼物,那么,这则消息的刊发,就是对我们贵阳市民最好的褒奖和最厚重的礼物。”采访最后,侯楠一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要点燃道德之光,让全社会形成和谐之风。”侯楠希望广大贵阳市民能以黄友翠为豪,继续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建设“诚信贵阳”而努力。
回放
CCTV《新闻联播》的报道
2011年11月20日19:06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大致内容:
在贵州贵阳市,有一个由一张桌子、一个鞋盒、一叠报纸组成的简易“无人报摊”。这个无人报摊自从六年前挂出“投币取报”的牌子,至今从未“差过钱”。
这个无人报摊的摊主名叫黄友翠。每天早上,黄友翠从发行站取回报纸后,一部分留在报摊,供过往市民自取自用。另一部分,她要和老伴去上门送报。为了看看这个报摊无人卖报效果如何,记者将摄像机放在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悄悄进行拍摄。
从早上6点半黄友翠离开到9点送完报纸回来,买报的人都往报摊上的鞋盒里投了钱,碰到整钱,也是自己找零。
回到报摊后,黄友翠开始清点鞋盒里的钱。
说起自己为何要摆无人报摊,黄友翠说,她和老伴一直经营着报摊。六年前,有一个上门送报的机会,每月能多赚1000多块钱。如何能二者兼顾呢?黄友翠想了个办法,她从家里拿来鞋盒,在里面放上一些零钱,再把写有“投币取报”的小纸板插到鞋盒里,然后再去送报。不过,无人卖报的第一天,黄友翠还是放心不下。
就这样,连着几天观察以后,黄友翠对无人报摊放心了。她说,这六年来,每次回来清理鞋盒的时候,里面都不差钱。
一天下来,记者发现,到这里拿报纸的人,投币取报,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
《新闻联播》编后语
这个无人看守的报摊,就像一个无人监考的考场,6年来检验了我们的社会诚信度。用守信响应信任,用善意回报诚意,中国人一向崇尚的君子之道,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依然保有活力。小小报摊,为准确理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贵州都市报 记者 沈丽琼 赵惠 实习生 李微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