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榜】
田为年龄 92岁
社区朝阳区东润枫景社区
【德行录】
为了“活出健康”,年过九旬的田为老爷子,拿着扫帚在社区附近的小树林扫地,一扫就是十余年。搬砖、搭棚……老爷子把精力献给社区。如今,小树林已经成了文化广场,老爷子的身影仍旧每天按时出现。
十余年间分文未拿,只要居民唤一声“田大爷”,他就觉得温暖有力量。
北京冬天的早晨,微风带来阵阵寒意,去广场锻炼的市民穿上了厚棉衣。
92岁的田为正两手握着扫把顶端,双腿微曲,将落叶扫拢。深蓝色的中山装里,是两件厚秋衣。鼻尖、脖子上还挂着汗珠。
十余年来,田为每天都要去小区西边的小树林扫地、护理花草,还在小树林里搭起健身器材、铺上石板路。如今,小树林已经被规划为社区文化广场,居民依旧能见到田为扫地的身影。“我身体好,全是劳动的功劳。”田为说。
退休老人义务扫树林
田为原是某农场局农机处处长,64岁退休后,整日在家“无所事事”。老伴去世后,田为靠打麻将度日,有时能打一宿,几年下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后来,田为找到了新老伴儿,他决心要活出健康,“才对得起老伴儿的照顾。”
那时,小区西边有一片树林,周围的居民时常去树林里散步。但树林里路面不平,雨后泥泞不堪,容易滑倒。“这么好的地儿,可以好好利用。我拿不出钱,那就出力。”从那时起,田为拿起了扫帚,开始定时来小树林扫地。每天早上9点前,小树林就会出现田为扫地的身影。一天至少6小时,风雨无阻。
除了扫地,田为还在小树林的空地,用废石料铺出一块平整地面,用废弃的木头和塑料布搭起棚子,并砌上木桌凳,供居民纳凉,还搭起了磨腿杠、压腿杠。这一干就是十余年。
肩扛木料搭起“磨腿杠”
如今的文化广场砌上了石板路,金属的桌凳取代了木桌木凳。但田为用木头搭的磨腿杠、压腿杠被保留下来,这也成了老人们的最爱。
“每天磨磨腿上的穴位,特舒服,高度也正合适,累了还能坐着、搁脚。”在磨腿杠前锻炼的老人们赞许道,“别的公园还真没这个,老田最知道老人需要什么。”
可许多人不知道,当年搭建这些“磨腿杠”,田为费了不少周折。
磨腿杠的木料是田为从一个废弃的赛马场找来的。那时,80多岁的田为每天用肩扛、用车推,把木料运到小树林,然后用铁丝将木头绑在两棵树之间。怕木头上的刺儿扎伤人,田为用锉子、砂纸将木头表面打磨光滑。一年里,田为在小树林里搭起了三四十个磨腿杠和压腿杠。
可磨腿杠搭起没多久,因被认为“伤害树木”、“滥用木料”被有关部门拆走。为此,田为去居委会反映,还写信给上级组织,说大家伙需要木杠,而且木杠都是用废料做成的。经过努力,拆下的木杠被送了回来。
田老爷子吸取教训,不再用铁丝绑木头,换成了柔软的电线和绳子,还在树上裹上一圈海绵。现在,要是哪根磨腿木杠断了、坏了、磨损了,居民还是会去找田为。田为也乐于继续当这批木杠的守卫者。
曾因扫地与家人争吵
虽然田为受到不少邻居的称赞,可早年,田为的举动没少遭到家人反对。
“这么大岁数,累坏身子咋办?”老伴儿张桂兰说,当初为了不让田为去干活,她还以“不给吃饭,不帮洗衣服”相恐吓。可田为摸透了老伴儿“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依旧坚持去扫地。
“反对无效”的还有儿子。田为的大儿子希望父亲好好享福,也总拦着父亲去广场。后来老爷子干脆对儿子下了逐客令:“要是不同意我扫地,你以后也甭来看我。”
最终,一家人拗不过老爷子,但家人也提出了要求:不能磕着碰着,必须准点回家吃饭。但就是这点,田为也经常做不到。为此,张桂兰专门买了块手表,可田为从未戴过。老爷子道出了他的小算盘:“要是戴了表,不就没理由晚回家了吗?”
爱心获邻居写诗称赞
十余年下来,田为成了社区的“红人”。去广场锻炼的居民都亲切地叫他“老田”、“田大爷”,不少居民还给老人送手套、送扫帚。
老爷子的行为也感染了常来散步的居民,大家也开始自觉地不乱扔垃圾,爱护广场里的设施。
几年前,一位老邻居作了一首名为《赞田老》的诗,并写成书法送给他。“山南有个老秋翁,东风老田赛蜜蜂……”这首诗一直贴在田为家门厅的墙上。田为说,每当看到这首诗,就会暖到心窝子里。
如今最让老爷子得意的,除了整洁的广场,还有他的身体,“快十年了,连个感冒都没得过,这都是坚持劳动的功劳。”田为说,他的目标是“活到130”,“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来扫地。”
寒风中,田为抹去鼻尖的汗,继续忙碌起来。
【居委会问】
是什么让你坚持这么多年?
田为:在社区,大家伙见了我都喊一声“田大爷”,都祝我长寿,看着我干活还总怕我累着了,劝我歇息歇息。人家关爱我这个老头子,我要有感恩的心啊,我也要想办法关爱人家,要好好干。我干的还不够呢。
【记者问】
有人不理解你的行为吗?
田为:以前扫地,灰大,会把在那里休息的人给呛着了,他们也说我。后来我就早点去,在他们来之前把地给扫了。还有人说我是“图名图利”,我也不跟他们争。扫地跟名利有什么关系?我都90多岁了,不可能再升官,扫地也没人给过我一毛钱。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卢漫 实习生 张盖伦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