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萝卜哥”红薯畅销,市民素质又“高了”?

2011年12月05日 12:5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萝卜哥”与城市市民合作,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制度安排”中,他和市民同时获得了收益,双方显得都很有素质。

  “萝卜哥”韩红刚因为自家60亩地的30万斤萝卜本想免费送给市民,却遭到哄抢。而朴实的韩红刚表示,对自己免费送萝卜的做法“不后悔”,而在热心市民和媒体的帮助下,郑州威尼斯水城小区的社区志愿者为“萝卜哥”摆起了红薯摊,帮助他卖红薯,一上午卖出3万斤。

  那些当初因送萝卜遭哄抢而谈中国人素质低下的人士,看到这新闻,该做何想?同样是中国人,韩红刚、志愿者,乃至那些购买韩家红薯的市民,展示了理性的合作精神。

  笔者当时就曾经撰文指出,碰到一个社会问题,将其归咎于中国人素质低下,实乃偷懒而不负责任的做法。那些哄抢萝卜的人确实是中国人,但你不能由那些人的行为就推论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中国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集体性概念,不可把一部分人的行为,而且是在特殊情形下的异常行为,视为中国人的普遍的、常态的行为。

  动辄进行国民性批判,看似义正词严,实则丝毫无助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领域问题之解决。这种看法认定了,作为一个整体中国人,在文化上甚至在人种上就有问题。因此,对于具体问题,也就不需要进行制度根源的分析。

  问题是,大多数民众只是在生活而已,努力而艰辛地生活。因此,他们不自觉地生活在习俗中。他们的理性、情感就是习俗塑造的。他们依照习俗生活,与他人交易、合作,大体上还算顺利。自己改造观念,必然导致生活陷入混乱之中。因此,他们不可能无事自扰,进行什么观念的启蒙、思想的教育。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正关心民众福利、也关心国家命运、希望顺利转型、完成现代化的人士,应该承认这个事实。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习俗总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现代大转型时代,习俗的某种不健全性质可能会相当明显地凸现出来,从而也就呈现出调整的必要性。但是,这只能通过调适的方式展开。也就是说,通过局部地引入“新制度”,让人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更合宜的习俗,人们更好地合作、交换,素质看起来似乎比以前高。

  至于萝卜遭哄抢事件,显示的是不同习俗的不适应问题。韩红刚是农民,他似乎是按照乡村熟人社会的规则,而轻易地许诺,市民可以无偿采收。他恐怕料想不到,会有那么多市民前来采收,他事先没有设计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这些人,从而让这些市民进入了“广场效应”状态。但这一次,他与城市市民合作,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其中,他和市民同时获得了收益,双方显得都很有素质。

  这个世界上,普通民众的素质就是那样,不高也不低,那是一个不可能从外部改变的事实。你抱怨它,是毫无意义的。唯一能够让个人生活更为健全、让人际关系更为合宜的办法是,自然的生活与局部的制度变革之互动。(秋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