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理石地面为纸,海绵为毫,池水为墨,每日清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的广场上,都会出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只见他手握“水笔”,在地上挥毫游刃有余。这位老人名叫罗在高,今年74岁,已经坚持写“地书”两年,周围人都叫他“毛笔爷爷”。
右肢偏瘫左手写出好字
罗在高的老家在内江,目前一家四代七口人住在犀浦镇上。罗在高说,自己自幼就喜欢书法,2007年,他不幸因高血压引起右肢偏瘫,无法再用右手写书法。但在朋友鼓励下,他开始用左手练习书法。“每天我要写将近4个小时的地书。”罗在高说,自己每天清晨6点过出门,到交大犀浦校区写地书。西南交大治安人员郭先生说,“每天他在学校锻炼完身体都要过来写,有些时候上午8点过就开始写,写到10点就回家看报。下午一般3点过左右来,写到5点过就回家吃晚饭。”
5斤多重的笔每天要写4小时
罗在高的“笔”跟随他多年,它其实是一个长1米2,蘸水后重达5斤多
的“山寨毛笔”:用一根手指粗的蓝色PC塑料管、一块海绵、一把剪刀和一个塑料瓶拼装而成。“海绵是儿子去荷花池买的,孙儿用剪刀把它修剪成花骨朵儿似的笔尖。”记者接过罗在高的笔观察发现,罗在高的“地书笔”有自己的“阀门”,据说这是写好字的一个窍门。“你写大字就要把阀门打开,增加笔尖出水量,写小字就要关小。海绵不发叉、出水量均匀写出来的字才好看。”
“五斤多重的笔,左手写半天没问题。”罗在高说,刚开始左手练字,写几个字手就要痛。握笔杆的手掌常会打起泡,有时写久了,甚至连拿筷子都会发抖,“不过现在我可以轻松写正楷、行书、行草和草书。”
罗在高在写地书时,还“一心二用”锻炼起了身体:只见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腿伸直,腰杆挺直,左手以握拳状握住笔杆。一写一退间,手臂、腿部和腰部得到了很好的伸展。而书写内容有时是唐诗宋词,有时是格言警句,“锻炼身体,养心怡神之余,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练习书法,用行动弘扬汉字文化。(王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