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网络“微公益”时代来临 吁全民参与人人献爱(图)(2)

2011年12月08日 11:06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爱心之火:微小不弱小

  公益是政府的专利?公益是腰缠万贯者的独属?公益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其实就在身边”。网友无绪加入“滴水公益”正好一年整,他和很多人一样,原先以为公益与己无关,当初他下决心去做义工时,老婆还问他:“你有几个钱?你有多少空闲?”

  和空巢老人聊天、为贫困孩子送书包、上街宣传交通规则……无绪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1年后的他感慨万千:“公益其实就是从自身做起。”

  这1年,无绪的生活也慢慢发生改变。原先一下班,他就会往酒吧跑,“那时生活很无趣,就只想到噪杂的环境里,用酒精麻醉一下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却使我真正明白,生命的温暖阳光和欢声笑语,就在于点滴的付出。”如今,他走在路上,只要看到别人有需要,就会热情地上前相助。

  柯文伟是上虞的一个高一学生,妈妈是微公益组织“点亮一盏灯”的义工。柯文伟今年过生日时,没有像以前那样请同学吃饭,而是将500元钱和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送给16岁的男孩小阳。

  小阳3岁时,妈妈就离开了他。前年,他的父亲在上海工地打工时,因架子倒塌落地昏迷,如今仍在上海医院接受治疗。83岁的爷爷患有白内障,71岁的奶奶患有气管炎,小阳和他们相依为命。“我们都是16岁,都应该有美好的未来,我能够为他做一点事情也是好的。”

  在传播成本低廉、开放交互的网络时代,微公益更是使互联网褪去技术冰冷的面具,并以“爱”之名迅速崛起,成为一支真正由公众主宰的网络公益力量。

  以网友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为例,这名现实中的媒体人通过微博,将贫困山区“儿童午餐”问题抛向公众,“捐献3元为山区儿童购买午餐”的创意得到广泛响应。截至目前,活动已扩展至全国9个省市,筹款近1700万元,60多所中小学从中受益。没有互联网的帮助,这种慈善模式难以想象。

  网络评论员何小手认为,“微公益”之“微”,首先是指参与主体之“微”和力量之“微”。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往往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态,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慈善成了道德竞赛,谁捐的钱越多,境界也就越高。“微公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的参与者多数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善举,它强调有无,而不追求多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教授指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是公民乐于奉献的社会前提,公民在奉献爱心时,和睦的社会环境让公民的心态趋于平和,公民也因此真正带着“爱”的态度去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灯。

  壮大之路:提高公信力

  两年前,他是绝对的“慈善达人”。他嫉恶如仇,他同情弱者,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在网上帮他人募捐。宁波白血病女孩“婷婷”、因捉贼摔成植物人的小伙张旭……背后都有他奔波的身影。

  约一年半前,情势突变。他陷入“诈捐”传闻,有人攻击他利用网络募捐活动,将善款据为己有。去年3月5日,他发了一帖“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然后“人间蒸发”,由此诞生了“打猫派”这一名词。

  最近,这个叫“老馋猫”的网友,在宁波机场候机时被网友意外认出并报警,送至派出所。一天后,他又被释放。

  随着募集善款的一笔笔核对,对于“老馋猫”私自挪用善款的误会消除。但在这次“打猫”事件中,还是让不少人开始思考,那就是微公益的公信力问题。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29.58%的网友表示遇到“微公益”会捐款,“虽然数额不大,积少成多可以帮助更多人”;近半数网友则表示“不会捐”,认为“无法知晓捐款最终去向”;还有网友则表示观望,“看捐给谁”。而在“你最关注这种形式的公益项目哪方面”的问题上,超4成网友选择“能否对网友有一个公开账目,实现透明捐赠”;其次是“捐赠款额的用途是否明确”;然后是“怎样监督是否真实如数捐赠”。

  专家指出,微公益的生命力,在于公开、透明、自发。政府应该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引导其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作为新的公益形态,微公益组织也应当主动从传统的公益机构中寻找规范的经验与教训,采取透明化、专业化操作,方可有所作为。

  把微公益的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滴水公益”曾组织“捡拾烟头”活动,很多市民也跟着干得热火朝天,但当有志愿者问他们,如果平时看到地上有烟头,会不会随手捡起时,他们大都会回答:不会!

  专家还指出,对比微公益和传统的公益形态,可以发现,前者依赖分散的网民,汇聚的是草根力量;后者依赖企业或有较大经济实力的个人。但这并不意味两者没有交集。如此,一些传统公益机构纷纷上网,为公民参与公益提供网络渠道;另一方面,微公益组织者也意识到,单纯利用网络,缺乏机构的规范管理,活动将难以持续。现今针对微公益的一些质疑,亦与专业化不足的现状有关。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公益形态与微公益并非泾渭分明,微公益不会取代前者,只有互相补充,新生力量才可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我国的公益事业也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微慈善,就是生活中我做点事情,促进人和人之间友好。慈善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别人,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显示出来的是“你是谁”,助人者在自我尊严、人生的价值感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在实现自身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对社会有所助益,这就够了。应尽快努力让政府主导的慈善转化为社会化的慈善,我认为微慈善将成为趋势,每一个公民的细小慈善行为是未来发展方向。(记者 张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