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北京城管救助露宿者屡遭拒 乞讨者担心影响收入

2011年12月12日 02:0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名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拒绝被送往救助站,他带着城管队员送的方便面和棉被离开。 本报记者 蒲东峰 摄

  上周京城飘下了今冬第一场雪,最低温度降到零下8度,肆虐的北风寒气逼人。不少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仍聚集在北京南站附近的桥洞里。从上周起,城管、民政等部门开始冬季集中救助,劝露宿街头者前往救助站,但从者寥寥。很多流浪者宁愿盖着几层破被子继续住在街头。几天来,记者亲眼目睹了“穴居人”的冬夜生活,及救助行动屡遭拒绝的困境。

  七旬翁桥下破海绵“铺床”

  12月7日是节气中的大雪,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最低温度为-6℃。“风一刮,冷透了。”当晚8点,70岁的毛志刚说这话时,下意识掖了掖大衣。南二环护城河北岸的桥洞下,是他的“家”。

  毛志刚头发蓬散着,花白胡子散布胸前。他来自河南洛阳,老伴在10多年前去世。去年5月,他来京后就一直住在这个桥洞里。毛志刚说,去年冬天他被冻得感冒了好几天,后来捡了一些海绵、破被子,才挨过来。今年,他就早早准备,床铺用破海绵、被子垫了好几层。“这不错了,我身体好,没事的。”毛志刚说。

  在这个桥洞下还有5个人,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一半身子睡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另一半就睡在地上,身上只盖着一件棉衣,整个人蜷缩成一团。

  在距此不远的一个地下通道里,还住着10多名流浪者。当晚刚来的黄女士,靠别人匀出来的两条被子过了一宿。

  救助者劝“迁居”频繁遭拒

  因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周边流浪人员集中,丰台城管部门从上周起加大了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流浪人员,在自愿的情况下将其送往救助站。丰台救助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派出两辆巡逻车不间断巡视,车上准备了被子、衣物和方便面,如遇拒绝去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就将生活用品发给他们。

  前天下午,丰台城管大队直属二分队、丰台救助站在木樨园桥上发现了一名流浪乞讨男子,他半躺在地上唱歌乞讨,只穿了一件破棉夹克,光着一只脚。男子姓夏,河南周口人,他说自己4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父母双亡,因此出来乞讨。救助人员告诉他,救助站里有暖气,一日三餐,免费吃住。劝说了半个小时后男子仍不愿意,救助人员只得给了他两床被子、两件棉衣和两箱方便面。

  记者问他为何不愿意去救助站,老夏说:“住着难受。”除了老夏,毛志刚、黄女士也不愿意去救助站。她说自己刚从救助站出来,救助站条件不好,吃得也不好。

  丰台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救助站里有老人、小孩,总担心他们走失没法交代。他表示,按照现在的标准,每人每天也就几块钱,吃得肯定不会太好,“但馒头管够”。

  职业乞讨者担心收入减少

  气温骤降后,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人群的救助力度。12月6日,市民政局公布了16区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值班电话,随时接收流浪乞讨人员。

  据了解,从明年1月1日起,本市成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生活费标准将提高到300元/人/月,对流浪未成年人提高到330元/人/月。丰台救助站一名负责人称,由于救助站一般情况下只能住10天,所以会联系流浪人员家属,尽量送其回家。

  据了解,流浪人员不愿意去救助站还有其他原因。据木樨园附近的居民说,附近的露宿流浪人员都是职业乞讨者,他们每天的收入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有知情人称,在救助站除了有限制外,乞讨者还少了收入,所以不愿去。

  救助人员说,救助有时会引起被救助者的反感。丰台一位城管队员回忆,他们曾在一个桥洞下救助一对母子,老太太有70来岁,无论救助人员如何劝说,母子俩就是不去救助站。近一小时后两人有些不耐烦,老太太责怪救助人员多管闲事。当救助人员送被子和方便面时,竟被两人扔了出来。

  ■专家建议

  建敞开式场所救助来去自由

  对于拒绝救助的现象,城市管理专家罗亚蒙表示,目前救助站有一套完整措施,能让露宿街头者不至于饿死、冻死。但流浪者一听说会被送回家就不愿意去了。

  他说,国内的救助站应该简化救助责任。如极端天气下,露宿者可免费吃住,来去自由。还可考虑建一些比救助站低一级的敞开式避难所,条件可能差点,“只要冻不着,饿不死,总比露宿街头要好”。对于街头职业乞讨者、拾荒者,罗亚蒙认为,这些人回老家就意味着减少收入来源。政府可以对他们提供临时性救助,不一定非要送回家。

  ■记者追访

  救助流浪人员

  志愿者在行动

  毛志刚说,经常有人给他们送被子、大衣和食品。

  今冬,有人在微博上发起“帮露宿街头者过冬”行动,志愿者向社会募集衣物和钱款,帮流浪人群过冬。据了解,截至12月7日,共收到捐款39万余元、被褥245件,此外还有衣裤、热水袋、睡袋及食品等。志愿者还向流浪者每人每天发放10元住宿费和5元生活费,并承诺“详细审核每一笔捐赠与支出”,目前已有40多名流浪者住进了租住“营地”。流浪者晚上回来住,白天自由离开。志愿者表示,这些房间至少要租到冬天结束。

  本报记者 袁国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