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一年的期盼——农民工工资的喜与忧
12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内,农民工李云(右一)拿到了自己的工资。12月16日起,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一工地内的近八百位农民工在当地政府的协调、维权之下,将在本周内陆续拿到拖欠了3个多月的工资。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近日,网名“讨薪寒”的重庆籍农民工刘仲凡在微博上连续发表多篇讨薪文章,引发众多网民关注。网友将“讨薪寒”发表的讨薪诗称为“讨薪体”,他本人也被称为“网络讨薪”第一人。图为刘仲凡到公司讨薪不成反被经理打得鼻青脸肿,血流不止(9月20日摄)。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记者陈炜伟、朱立毅、林晖)年关将至,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们拿到工钱了吗?他们还有哪些困难和困惑?需要哪些帮助?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车站、工地,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准备回家过年和仍在工作的农民工。
谈到工资问题,农民工兄弟们可谓有喜有忧——他们有的按时足额拿到了工钱,有的为防止欠薪琢磨了许多保护自己的办法,有的却面临着“汗白淌、血白流”的困境。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大坝建设工地,42岁的伍玉军已经在混凝土浇筑的岗位上工作了五年。
伍玉军的老家在重庆开县,他告诉记者,2006年3月刚来工地时,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元,现在每天的工资涨到150元。“忙的时候一个月休息两天,不忙的时候可以休息六天,平均下来一个月出工28天左右,能挣4000来元。”
伍玉军说,工地按月给工人结算工资,有时候遇到放假或刚好星期天,工资发放会晚几天,其他时间都能准时发。“11月的工资已经发了,因为出工多,挣了4800元。”
伍玉军的爱人在工地的厨房打工,夫妻俩打算今年把老家的孩子接来一起过年,但伍玉军还是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冬天家里比丹江口暖和些,但还是冷,今年给老人和孩子都买了新羽绒服。”他说,现在生活好点了,买的羽绒服都是好的,“一件好几百元钱呢”。
隆冬的北京城,25岁的李劲峰推着小车,忙碌在地铁工地上。
“干一天活就是一身汗,实在太累了。但一天100元的工钱在别人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就是命!”当过装卸工、矿工,李劲峰的打工足迹从内蒙古直到广西。现在,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手套,来自辽宁凌源的他在北京地铁七号线达官营站工地上推车运送砖块。
李劲峰告诉记者,在这儿做工已有3个多月,工资按天计算,每天100元。“这儿的老板不缺钱,人也爽快,工资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前一段时间家里急用钱,我就取了5000元钱。”他说,农历春节前他就准备提取全部工钱回家。
不过李劲峰也并非总那么幸运。去年6月,他曾在内蒙古通辽的一个建筑工地做水泥装卸工,开始工头很爽快,每天发工钱,时间一久大家就相信他了,也不按天领工钱了。可是没想到工程一结束,工头就不知了去向,李劲峰的4.3万多元钱工钱只拿到3.9万元。